2007年是我校各项事业取得较大进展的一年,也是我校科研工作稳步前进,硕果累累的一年。一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全校深入贯彻《河南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科学研究工作的若干意见》,始终坚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挖掘学科优势,整合研究力量,通过我校广大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我校2007年度在争取国家高层次科研项目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我校2007年度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其中自由申请面上项目1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是历年来获得资助项目最多的一次。同时我校在争取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方面实现了突破。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李捷副教授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项目“基于Agent的开放网络环境下的信任模型研究”获得国家“863”计划立项资助。该项目也是我校第一个以首席科学家身份主持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实现了在此领域的重大突破。
另外,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杜祖亮教授的“基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纳米结构的高效能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 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专项课题立项资助;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李林松教授的“基于量子点标记的艾滋病毒快速检测技术”, 获国家“863”计划纳米材料与器件专题重点项目子课题立项资助;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郑逢斌教授“基于语义知识的数据集成系统关键技术及平台”,获国家“863”计划现代制造集成技术专题项目子课题立项资助;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张治军教授的“高性能润滑抗磨材料的分子设计、结构调控与制备技术”, 获国家“973”计划研究项目子课题立项资助。
在人文社科研究方面,我校继续保持原有优势,扎实推进。2007年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其中青年项目3项,规划项目8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后期资助项目1项。另外,我校还获得200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5项,其中青年基金项目2项,规划基金项目3项,位居全省第一;“黄河文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李小建教授的“黄河沿岸地区文化、农户行为与农区发展研究”和程民生教授的“河南经济通史研究”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立项资助。
此外,文学院徐杰教授的“语言教育对语言能力的解释度与华人社区汉语规范的宽式原则”获得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一五”科研重点项目资助。体育学院栗胜夫教授“武术在服务国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与作用”和杨改生教授“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优势转移规律的研究” 获得2007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资助;另有4项高校古籍整理项目。
在全校科研工作者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校2007年科研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立项数量和经费资助额度均为历年来最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科研处将继续凝练研究方向,整合研究力量,争取在国家高层次科研项目申报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全面提升我校科研工作的整体实力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