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硕果飘香。10月2日,踏着国庆欢快的旋律,700余名七八级河大学子从四面八方辐辏而来,共赴母校举办的七八级同学入校30周年纪念盛会,追忆和纪念那个令人难忘的历史性时刻。一时间,鲜花、掌声以及欢声笑语令古朴典雅的河大校园焕发出勃勃生机。阔别30年的校友再聚首,百般思念,万千感慨,尽在萦耳不绝的问候和深情热切的拥抱中。
9时30分,明伦校区大礼堂广场前人头攒动,七八级同学捐献的纪念石揭幕仪式牵动了所有校友的心。仪式由校长助理李经洲主持。热烈的鞭炮声之后,现任校领导关爱和、王凌与我校原校长李润田、王文金共同为纪念石揭幕。“情系母校”四个鲜红的大字赫然在目,叙写着七八级校友热爱母校的一腔赤诚。省政协副主席、我校政教系七八级校友靳绥东为校友代表做了饱含深情的发言。
校友们兴奋地在大礼堂前合影留念后,于10时整进入大礼堂参加河南大学七八级同学入校30周年纪念大会。现任校领导关爱和、王凌、关学增、孟庆琦,原校长李润田、王文金,七八级教师和同学代表在主席台就座。
昂扬的国歌声后,七八级同学代表向原任课老师及校领导献上了鲜花,幸福的笑容绽放在师生们的脸庞上。
校党委书记、校长关爱和热情致辞,对七八级校友30年后重返母校表示热烈欢迎。他说,这不仅是一次跨越时空的聚会,更是一次群贤毕至的盛典。30年前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七八级校友有幸成为改革开放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也成为改革开放这个光辉事业的参与者;大家的命运从此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并拥有了贡献才智、报效祖国的崭新机会。在河南大学学习的四年时光里,各位校友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努力提升自身能力,正确把握人生航向,树立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在工作岗位上,各位校友殚精竭虑,无私地为社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为母校增添了光彩,无愧于河大人的光荣称号,也不愧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令我们母校全体师生员工感到无比自豪。
关爱和向七八级校友们详细介绍了近些年学校在学科专业布局、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格局、教学科研体系、拓展办学空间和对外合作与交流活动等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以及各级领导对河南大学的关心和支持等方面的情况。他说,河南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具有较大规模与较强实力的综合性大学,初步具有了向着高水平、现代化、综合性的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的实力和条件。学校在全国大学中的排名在逐年攀升,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河南大学的事情已经有了重要进展,面临着在更高层次、更高平台上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机遇。河南大学这棵参天大树,一定会随着“桃李之根”(“七八纪念石”背面镌刻)日渐深植这块沃土而更加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关爱和代表在河南大学工作的同志表示,决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和校友们的期望,继续为把河南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他还热情邀请各位校友到2012年河大建校100周年时重返母校、再度聚首。
七八级任课教师代表刘增杰在发言中说,七八级是时代的幸运儿。作为七七级的命运共同体,他们的出现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并形成了令人关注的七七级、七八级现象。他们是1966-1977年间青年精英的总汇合,是全国积压了12年的青春活力的总爆发。而不甘沉沦、永不言放弃则是他们这一代人可贵的精神内核。校友们对刘增杰精彩的总结报以热烈的掌声。
七八级辅导员代表郑延泽回顾了七八级学子当年在母校求学的情景,对他们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衷心祝贺,并祝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更大成绩。他倡议各位校友常回“家”看看,大家齐心协力,携手共建母校美好的明天。
七八级10个系别的同学代表先后做了各具特色的发言。这里既有对30年前高考制度恢复对自己人生重大影响的由衷感激,也有母校四年的学习生活以及毕业30年来人生道路的深情追忆。他们感谢母校的悉心栽培,感谢母校为他们提供这样一个再度聚首、重温母校热情与温暖的机会。他们表示,母校是他们永远的心灵港湾,是他们永远的牵挂。他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母校的建设和发展,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以实际行动为回报母校,报效社会,并祝愿母校早日迈进高水平大学行列。
全体在场人员共同观看了校情专题片《大学之道》,重温母校博大而深邃的校园文化。曾经熟悉的校园生活荡起了校友们心底的涟漪,七八级音乐系的娄兵动情地说:“非常感谢学校今天组织的七八级同学入校30周年纪念活动,这也正代表了全体同学的心声。同学们从海外、全国各地回来,心里珍藏着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我们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报效社会,回报母校的培养,为河大争光。”他们也希望在校的同学们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热爱自己的母校,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在熟悉而亲切的《河南大学校歌》声中,纪念大会落下了帷幕。会后,七八级校友按系别分组进行活动,看望当年的任课教师与学校领导。
据悉,河北省副省长、我校历史系七八级校友付志方提前抵达母校,于9月29至30日在我校领导陪同下参观了校园并探访了有关老师和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