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至7日,应我校教育科学学院之邀,暨南大学凌文辁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杨启亮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申继亮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王保星教授,分别在该院一楼报告厅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分别有副校长刘志军、该院院长汪基德、副院长赵俊峰、《心理研究》编辑部主任李永鑫主持。该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到场聆听了报告。
6月5日下午,凌文辁教授以“领导理论的新进展”为主题,结合对领导理论的研究指出,日本学者三隅的PM理论模式不能直接应用于对中国领导的研究,以中国文化和历史现状为基础的CPM领导行为模式则很好地评价了中国领导。他还就成长因素、下属态度、文化因素对消极性领导的形成进行了简要分析。
6月6日下午,杨启亮教授作了题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变革中的实践问题”的报告。他联系国内外教育中的鲜活实例,指出中国当代基础教育存在不深刻扎实、不全面、表现形式过于精致的问题。随后,他深入分析了课改本身的问题及其推行8年中的教学实践问题,并指明了当前形势下的课改出路。
6月6日晚,申继亮教授以“中国教育心理学的新走向”为题,在简单回顾了教育心理学的产生过程及中国教育心理学的百余年发展历程后,又结合丰富的研究资料说明了近三十年来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本特点,并以独特的视角从五个方面对教育心理学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
6月7日下午,王保星教授作了题为“西方自由教育和美国大学理念”的报告。他就西方自由教育的概念、西方自由教育传统的成型史、1828年《耶鲁报告》与美国对自由传统教育的坚持、赫钦斯的《美国高等教育》对自由教育的捍卫等问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探讨。
四位教授或逻辑缜密、或精彩生动、或丰富实用、或深入浅出的报告都使在场师生获益匪浅。报告会结束后,各位教授都与在场师生进行了广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