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19日,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颁奖仪式暨“调查与思考——2010-2011年的中国戏剧”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我校文学院教师穆海亮的《先锋和商业的对接与悖反》一文从全国165篇入围论文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获奖的9篇论文之一。穆海亮也成为我校继张大新教授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教师。
“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是“中国戏剧奖”的子项目之一,与“曹禺剧本奖”、“梅花表演奖”并列,每两年评选一次,是目前唯一经中宣部审批的全国性戏剧理论评论大奖,也是中国戏剧理论评论最高奖。
评委会指出,穆海亮的论文针对19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先锋戏剧呈现出的商业化倾向,从先锋戏剧外部文化生态与自身艺术品格相互影响的角度对其生存状态作了深入分析,文章见解精辟,论述严密,显示出良好的理论素养及对问题的深刻洞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穆海亮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河南大学学风淳朴,注重学术传承,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悠久的戏剧研究传统。今年9月25日适逢河大百年校庆,愿将这一奖项作为礼物,献给母校的百岁华诞。
穆海亮系我校文学院教师,戏剧学博士,多年从事戏剧历史与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在《戏剧》、《戏剧艺术》、《文艺争鸣》、《新文学史料》等期刊发表戏剧论文及评论四十余篇,曾荣获2010年度(首届)“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