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羽取洁白意,帆征万里行。伴随着河南大学和中国诗坛的发展,我校学生社团——羽帆诗社已经走过了三十个年头。12月29日,“纪念‘羽帆诗社’成立三十周年暨《羽帆诗选》出版新闻发布会”在我校金明校区召开,前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田中禾,河南省文联副主席、省文学院院长、著名诗人及评论家何弘,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马新朝,我校党委副书记王凌等四十余位领导、学者、作家和诗人出席会议,发布会由文学院院长李伟昉主持。
王凌代表河南大学对出席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对“羽帆诗社成立三十周年研讨会”举办表示祝贺。她表示,作为河南大学社团组织的典型代表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品牌,羽帆诗社三十年来风雨兼程,弦歌不绝,成为培养文学人才的一方沃土和我校文学创作的高地。一批又一批的诗人、理论家、学者从羽帆诗社走出,不少人已经成为河南文艺界乃至国内文学界的中坚力量,出版了一部部打上“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精神烙印的诗集佳作。她希望,在河南大学新百年的发展起点上,羽帆诗社能再创辉煌,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何弘在讲话中表示,河南大学本着“包容开放”的文学创作精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作家。他对河南大学以及羽帆诗社一直来对文学创作的坚守表达了敬意,并送上了希望羽帆诗社能在接下来的一个又一个三十年蓬勃发展的美好祝愿。
我校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张云鹏介绍说,十卷本《羽帆诗选》的出版工作得到了文学院及出版社的重视,全书共收录了105人位“羽帆人”共计971篇作品和两卷诗评及理论性文章。封面设计选取了一颗种子成长为大树的过程,体现了羽帆诗社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羽帆诗社成立三十周年研讨会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羽帆诗社首任社长王国钦主持。研讨会中,王国钦、刘庆喜、邓艾芬等“羽帆人”先后讲述了当年在母校学习、诗歌创作的故事。与会者相互分享了对诗歌创作、发展的感悟。
田中禾表示,在活动中,他分享了学子们的青春浪漫,感受到了河大深厚的人文气息,在羽帆诗社中追寻到了人性的自由和文学创作的纯粹性。
中央军委大校、我校80级校友、著名作家王志俊在讲话中回忆起自己大学时代的往事,给与会者带来了三个祝愿:祝愿至今仍坚守着的、带有中原气派的诗人能献给这个时代更多的作品;祝愿作为孕育中原文化的重要基地、培养青年诗人的河南大学及河南大学文学院能把文学创作的路越走越宽;祝愿现在羽帆诗社的学弟、学妹能在诗歌的世界中找到归属,越走越远。
李伟昉作研讨会总结发言。他表示,《羽帆诗选》的搜集出版是文学院想做的并属于文学院的事情,希望今后能出现更多针对羽帆诗社理论性的评论、研究,形成理论体系以促进我校乃至我省诗歌创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