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11医学院一年级全体合影(后排中间为胡佩兰)
胡佩兰给病人看病
胡佩兰、李如一和四个孩子
唐利平、李如一指着照片说:“这个就是胡佩兰。”
编者按:2013年11月,我们派记者采访了98岁高龄仍在问诊的胡佩兰老人,采访过程中,老人行医济世、医者仁心的精神品格让我们深深感动。随后,我们获知老人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深感欣慰,在这个浮躁喧嚣、医患关系紧张的年代,老人用一张张平价的药方、一句句体贴的问诊践行了“行医先立良品,问诊何惧年高”的誓言,为医生这个职业增添了神圣的光辉。此后不久,突然听到老人去世的消息,我们的悲痛之心难以言表。胡佩兰是河南大学1937级校友,入学期间一直跟随学校辗转迁移,艰难求学。在环境动荡、缺衣少穿、缺乏书籍仪器的办学年代,她仍然成长为一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妇产科医生,与河南大学百年来自强不息、刚毅厚重的文化底蕴密不可分。她对河大始终怀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本期校报特辟专版,纪念逝者,告慰生者,激励后人。
愿胡佩兰和她身上折射出的河南大学精神永远熠熠生辉。
秋兰为佩,河大为苑
路 畅
大学是人一生中重塑信仰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胡佩兰最宝贵的7年大学时光,是在河大度过的。从1937到1944年,胡佩兰跟随河南大学在狼烟烽火中汲汲求学,在颠沛流离中追求真理,在血雨腥风中砥砺信仰,学校百折不挠、深厚广远的大学精神以及爱国奉献、自强不息的光荣传统,培养了胡佩兰无私奉献、医者仁心的精神品格,并立下了“不为良将,便为良医”的誓言。她的一生,都是在践行自己的誓言。而这,与她在河南大学的这段岁月密不可分。
1937年9月,胡佩兰从老家来到河南大学求学。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日军的主力正准备发动徐州会战,寸寸丢失的国土、步步逼近的战火,让河南大学的师生们预感到不祥的征兆,为保留中原文化教育的血脉,他们必须提前搬迁。经校务会讨论决定,学校师生务必在一个月内,分两路全部撤离开封。1937年11月,学校的搬迁工作正式展开。镇平、嵩县、潭头、荆紫关,这些地方都留下了河南大学抗战时期坚持敌前办学的朗朗书声,也留下了胡佩兰求学生涯的悲与欢、苦与乐。
1939年,河大师生几经辗转,到达潭头镇并在这里驻扎办学,胡佩兰也随着河大医学部到达这里,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潭头生活。在这里,河大师生与当地人民鱼水情深,患难与共,彼此信任,相互支持,结下了令人难忘的友谊。70多名教授、博士分住在70多家山区民宅中,千余名大学生也分散居住在群众家中,知识界的名流学者、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最普通的农民,就这样结成和睦相处的一家人,共饮一缸水,同吃粗茶淡饭。学生们把房东当亲人,教群众识字、学文化,还帮助群众干力所能及的农活。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学生在群众中开展革命教育,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更加深了学生与当地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学校给原本闭塞落后的山区带来了文明与科学,当地人民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卫生习惯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根据史料记载,河大医学院把嵩县县城周边地区和潭头作为科研基地,宣传卫生常识,为山民防病治病。医学院不仅用传统的中药为群众治病疗伤,还引进西医西药,为群众打针,作外科手术,为产妇接生,使许多人解除了疾病的痛苦。相比今天许多医学院毕业的研究生仍然不会问诊的情况,胡佩兰在大学时代服务群众、治疗病人的社会实践中迅速提升了医术,而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血肉相连的生活又促使她在精神上深深融于群众之中,将无私奉献、行医济世作为自己的行医追求。
虽然周边硝烟四起、战事不断,但是河南大学依然办学成就斐然。1942年,学校升格为国立河南大学。1944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综合评估,河南大学以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学籍管理的优异成绩,被评为全国国立大学第六名。其间教育部考绩,河南大学名列第二,上课总时数为全国之冠。辉煌的背后是筚路蓝缕的艰辛,艰辛的背后是绵延不绝的精神。“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在血与火的年代,河南大学以其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敌前办学的雄壮悲歌。
1944年是胡佩兰在河大求学最后一年,在我们对胡佩兰的采访中,她对最后这一段时光记忆深刻,并给我们讲述了当时亲眼目睹的医学院院长张静吾被俘、夫人被刺杀的潭头惨案。(见《河南大学报》第1070期二版《医者恒久远,仁心永流传》)1944年5月10日起,日军逼近潭头,校长王广庆于11日中午做出12日上午河大师生员工一律撤出潭头的决定,但仍有部分师生滞留潭头河大校内,这其中就包括胡佩兰以及医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5月16日,日寇铁蹄践踏潭头并在河大制造了令人发指的潭头惨案,我校师生10多名被杀,25名失踪。70年过去了,胡佩兰在为我们讲述这段历史时情绪依然十分激动,师友所受的苦难,她始终难以忘怀,也对于学好医术、大济天下苍生的抱负更为坚定。
潭头惨案后,逃离虎口的河大师生在饥寒交迫中到达淅川县紫荆关。在这里,师生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情与友善。在战火纷飞,求一隅自保已经不易的年代,许多村民将自家的粮食拿出来送给学生。时隔70年后,乡亲们朴素的情感以及对知识的尊重仍然让胡佩兰感动不已。“人民群众真好啊!”在采访中,她多次感慨道。学得悬壶术,报与父老家。正是从那时候起,胡佩兰将自己的命运与群众的冷暖紧密联结在一起,休戚与共,血肉相连。她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她担心病人跑冤枉路,因此一定要看完每个病号才回家;她担心病人花冤枉钱,因此开药方很少超百元;她担心病人由于不了解自身病情而发愁,因此每次问诊必要详细解释病情。医患关系、病人投诉等许多大夫头疼的问题,在她这里却化为病人十分的信任和无尽的感激。
如此精神,大美无言;如此精神,直指人心。
时光如白驹过隙,倏然而逝。胡佩兰从河南大学这方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学校走出已经整整70年。70年无私奉献,70年风雨兼程,70年宵衣旰食。她用一张张小小的药方,践行了自己的誓言,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大境界。但她从未走远,她留下无私的行医品格、高尚的道德风范,给社会,给河南大学,给未来那些还在这里读书的人……
兰生幽谷气芬芳,根系母校情悠长
————再访胡佩兰生前工作诊所
路畅 范禛 常峥
2014年2月26日,天空灰暗而阴沉。早上六点半,我们驱车从开封赶往郑州。上次采访胡佩兰后出的报纸一直没有来得及给她送去,这一次,我们联系了她的学生唐利平和家人,想要把报纸和学校的一些资料送过去。更重要的是,诊所毕竟是老人工作过的地方,我们渴求在那里寻得老人的一丝气息,满足我们难以言说的悲痛和思念。一路上,我们都在猜测着诊所的现状,正常的工作秩序会不会因为这一系列突如其来的状况而打乱?还有没有为了悼念胡大夫而来的病人?最重要的是,经过如此众多的媒体报道,我们记忆中那个安静的小诊所,是不是已经被宣传包围,喧嚣不堪?
8:30,我们在料峭的寒风中下了车。远望去,还是那座熟悉的小楼,白色的门头、简洁的牌子,坐落在有些老旧的小街道。走进去,仍是从前朴素的装修,病人排队、挂号、取药,整个诊所没有鲜花、没有宣传条幅,只有咨询台上的屏幕滚动着“传承胡佩兰主任医师仁心、仁义、仁爱的高尚医德”几个字,医生们在繁忙中又带着一份平静。仅仅看到这些,我们的心就已经安定,胡佩兰老人一生不求名利,把爱和事业全部奉献给了病人,而这个她已经工作了十余年的小诊所,也一如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老人心若有知,必定十分欣慰。
走廊的尽头是胡佩兰生前坐诊的妇产科,在那间不足十平米的房间她一坐就是十余年。如今老人的学生唐利平坐在老师生前坐诊的位置,问诊、检查、写病历,像老师一样事事尽心。一位病人感慨地说,“我是从1998年开始找胡医生看病的,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唐医生也是个好医生,找她看病我放心啊!”记者站在这间熟悉的屋子里,看着病人进进出出,眼前不自觉地浮现出胡佩兰努力俯身,将耳朵凑在病人嘴边询问病情的场景,一幕幕犹如昨日。科室内,大夫和病人们进进出出。记者的照相机在这间小小的房间内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是大夫们谁都没有露出奇怪的神色,仍是安静地问诊、检查。
待唐医生暂时空了下来,记者将带来的资料送上,她一眼就被《河南大学报》上那篇胡佩兰老人的报道所吸引。“这个是她”,唐医生兴奋地说,手指在老相片上来回摸索着。这张黑白的老照片是1937级河大医学院一年级全体同学的合影,胡佩兰在最后一排中间的位置,年轻时的她个子高挑,有些清瘦。看着恩师昔日的照片,唐医生不停地说,“这张照片真的太有意义了!好,真是太好了”,还再三叮嘱记者将老照片的原版给她发一份留作念想。
在唐医生的帮助下,我们还见到了胡佩兰的小儿子李如一。在胡佩兰老人去北京领奖期间,他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母亲去世后,他也负责处理一些相关事宜。在得知记者是来自母亲的母校河南大学时,他十分激动,接过报纸就急切地拿起来仔细端详,“没想到河大还留有这么珍贵的照片,我们正在搜集母亲年轻时候的相片,这张大学时的照片实在太有纪念意义了。”激动之余,李如一向我们讲述了父母年轻时候的故事。
人们常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同样,每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也有一个伟大的男人。李如一说,“父亲就是母亲背后的坚强支柱,没有父亲的支持就没有母亲的成绩”。李如一的父亲李公恕是武昌铁路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为了照顾家庭他毅然放弃自己的事业回到郑州,一心一意支持妻子。夫妻俩同是学医,1944年从河南大学一起毕业。他们始终不忘自己是河大人,七年前李如一还曾陪伴母亲回到河大看了铁塔、大礼堂,游了禹王台,母亲对河大的情谊难以言表。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想起胡佩兰老人,总是有一种震撼和感动萦绕在心头。愿她的“大医精神”和无私奉献品格成为我们医学领域的精神指引,永远感染和激励着人们。
但使苍生不畏疾
——胡佩兰采访手记
任思杰 范禛
2013年11月30日,记者受校宣传部委派,前往胡佩兰老人行医的诊所,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这位已年近百岁却仍在坐诊的老人进行专访。
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个不大的处所,记者虽然就在它附近长大,却从来没有留意过这样一个所在,也更没有想到有一位98岁的老人在退休二十余载后仍在这里默默奉献着她的光和热。
一个周六的早上,记者走进服务中心。此时胡佩兰老人的事迹经社会媒体的报道和网络的广泛传播,已成为人们心中的仁医,更是名人。原以为服务中心肯定会借老人的名气大肆宣传,在屋内挂满老人的海报或宣传页之类。然而这些都没有,诊所就是它本来的模样,没有特写照片、没有报纸或网络截图、也没有标语锦旗,墙上就几张传染病防治宣传图、挂号求医流程表、诊所管理办法……在这样一个广告与宣传无孔不入的时代,这里的淡然就足以先让记者暗暗佩服。医者仁心,这本来就应该是一个远离浮躁和功利的职业,这里的“不作为”反而更让人对医生的职业、对胡佩兰老人心生敬意。
周六上午十点,老人已经工作一个多小时了。由于老人主治妇科疾病,记者便在屋外等候,同行的女记者先进屋与老人沟通采访事宜。记者透过门缝可以看到,大约十平米的小屋内,站着、坐着的患者挤得满满当当。胡佩兰大夫就坐在屋内一张桌子后面,消瘦,但精神矍铄,一副老花镜几乎遮住了半张脸。她正在与患者交谈,由于听力不太好,她必须俯着身子把耳朵凑在患者嘴边。当记者向她说明来意,老人的第一反应是:“已经有那么多报纸都写过了,看看就行了,就不用再采访了吧。”但是当记者告诉她自己是《河南大学报》的记者后,老人马上露出了笑容,答应了采访的请求,但是向记者提出:“等我把病人先看完好不好?”
记者便在诊室外等候老人下班。期间很多病人急匆匆地拿着化验单,想要从胡大夫那儿得到诊断结果。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没有病历,没有化验单,只是在门口观望着。交流后得知,她是胡佩兰的老乡,几经打听来到这里,仅仅出于老乡之间的感情来到这儿探望老人。带着这位老乡来的是胡佩兰的保姆,她说:“老人身体还很硬朗,为病人检查身体的时候从来不用轮椅,由学生唐利平搀扶着走进检查的房间。”在与值班的医生交谈后记者了解到,老人以前每天都要接诊二十余个患者,在报道登出后,每天的接诊量差不多增加了十个以上。按规定,老人在中午12点就可以下班了,但只要没看完病人老人绝不会离开。终于,下午一点钟,诊断完了最后一位患者,记者才开始了对老人的采访。
胡佩兰退休后的事迹社会媒体已有广泛的报道,而对她的大学和青年时光却少有人问及,作为她的校友,我们对于她怎样度过在河大的时光,接受了怎样的教育抱有最大的兴趣。提及大学时代,还未等记者发问,老人就先讲了起来,一个个七十余年前的同学与老师姓名让我们应接不暇,只有先记下后再行查证,而我不禁暗暗担心,时间过了这么久还能记得准吗?但之后在与校史的核对中,老人随口说出的时间地点人物与历史所载不二。
老人在与记者的交谈中陷入了对年青时光的回忆,脸上的表情愈发安详,把一件件往日的琐事细细说来,历经风雨之后,她随河大在抗战敌前辗转迁移的岁月说得如小河淌水波澜不惊,但在记者心中却铺开了战争岁月中的一幅长卷。在被问到大学时最开心的事时,老人向我们讲述了一件再小不过的琐事。当时学校在山中停驻,当地人挖了坑窖来保存红薯,同学们没留神踩到了堆在红薯窖上的茅草一个个都跌倒窖中去了。说到这,老人突然变得像个孩子似的露出了顽皮的表情,仿佛刚刚完成了一个绝妙的恶作剧。
老人年事已高,但转眼间就和记者聊了一个多小时,虽然唐医生一再提醒老人到了饭点,她仍滔滔不绝。记者看到如此乐观的一位老者,好像自己都染上了胡大夫的“阳光”,不想中断这次访问。但作为小辈看到了忙碌了一上午的胡奶奶,心疼不已,不忍耽误过多,所以提早结束了采访。
在整个交谈过程中,老人一直操着几十年不改的乡音,对于记者的话听不太清时她的学生就会在她耳边大声重复给她。老人在前些年还回到母校参加座谈会,她对母校的变化赞不绝口:“变化真大啊,越修越好了。”并对身边的学生说,等来年开春暖和了再回学校看看。
然而,老人这个愿望最终却未能成真。2014年1月22日凌晨5时30分,老人在家中去世,“病人看完了,回家吧”,为医若此,了无遗憾。2月11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老人当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在记者观看节目的时候,头脑中不断浮现着当时采访她的画面。看着电视里仍挂着笑容和白岩松说着地道的河南话,还一再说着能和白岩松对上话不容易,我不禁心生感慨。其实老人就是这样,她从未觉得自己了不起,她只是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儿而已。颁奖典礼上短短的几分钟,胡佩兰老人的精神让大家动容,掌声、眼泪,无一不表现了大家对老人的尊敬。很多人都在遗憾老人没有亲眼看到自己的身影出现在千家万户的荧幕上,但在记者看来,老人将身外浮名早已置之度外,唯有病人才是心中的牵挂。
惟愿老人安息,其精神能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