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徐粤春到我校作“第二个结合与新时代文艺工作”学术报告

作者: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马洁

9月11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到河南大学,并作了题为“第二个结合与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学术报告,报告主题鲜明、深入浅出,既有政治高度、思想深度,又有理论温度、实践厚度,赢得阵阵掌声,与会人员受益良多。

徐粤春从四个维度对讲座内容进行了主题讲述:一是正确理解和把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意义;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四是新时代文艺的主要特征。

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意义,徐粤春提出了如下认识:首先,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鲜明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全面深化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其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准确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坐标和文化形态,郑重宣誓了新时代文化发展战略的价值追求;再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科学揭示了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坚实根基和不竭动力,全面拓展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空间;复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充分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担当和世界意义,大大丰富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方法路径。

徐粤春从思想解放的角度深入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认识意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的思想解放,这次思想解放是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前三次思想解放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他称之为“第四次思想解放”。他表示,第四次思想解放冲破了姓“马”还是姓“中”的分割思维,进一步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徐粤春认为主要有四条:第一是思想内容上的结合,第二是文艺工作方法上的结合,第三是文艺创作路径上的结合,第四是在文艺评价标准上的结合。徐粤春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艺发生了一系列的质变,产生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高扬人民性,彰显中国精神,文化自信自立,增强精神力量和开放包容。

讲座结束后,徐粤春与在场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了互动交流,精彩解答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本次讲座是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繁荣河南文艺评论”专题中的重要讲座,由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承办,旨在推进河南文艺创作与评论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引导河南文艺评论骨干投身创作与批评实践。

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方启雄,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谭贞,河南评协主席孙先科,中国评协理事、河南评协副主席、美术学院院长席卫权,河南评协副主席、音乐学院院长王思琦,河南省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清民,中国评协理事、河南评协驻会负责人赵慎珠以及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文学院等师生300多人在现场聆听讲座,讲座由席卫权教授主持。

当天,徐粤春一行先后到河南大学校史馆、档案馆、百年讲堂进行调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