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河大社科名家二十谈(二十):以“六个坚持”推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行稳致远

作者:桓占伟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马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坚持,是我们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基本原则,也是高质量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结合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实际,谈几点初步思考。

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要站稳人民立场。这既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优秀传统,也是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孔子提倡“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主张“民为贵”“与民同乐”,荀子提出“长养人民”“平政爱民”“息民裕民”,张载誓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古圣先贤都有着强烈的人民关怀,作为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更应把握人民的迫切愿望,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回应人民的现实关切,做人民满意的学问,把个人学术追求同人民的需要、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是要坚持自信自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我们国家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致力于总结提炼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推动理论创新和服务实践中实现自身繁荣发展。河南大学已走过110年的发展历程。110年来,代代学人秉持“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以自信从容的主体意识,不事浮华,潜心治学,彰明道德,唤醒民众,追求卓越,留下了一大批传世之作,打下了无可替代的文化根基,积淀了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在时代文化引领方面作出了河大贡献。今天,我们更要坚持自信自立,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设贡献河大智慧。

三是要坚持守正创新。对于守正创新,各有三个层面的认识。登山须正道,引水还直流。守正要守学术立场之正,学术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社会主义方向,确保学术研究遵循正确的导向,走正道,不偏航;守正要守学术根基之正,坚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基础,厚积薄发,做真学问,做大学问,成大先生;守正要守学术宗旨之正,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坚持创新,就要更新学术观念,与时偕行、日新又新,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坚持创新,就要注重交叉研究,善于运用不同学科的优势解决问题,提出有影响力的跨学科议题,构建适合于当今时代的新学术体系;坚持创新,就要开放包容,积极与世界文明对话,注重文明互鉴,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学术,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永葆学术生机,激发学术活力,才能入主流、立潮头,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与时代之问。

四是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如果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能够不断提出新问题、真问题,那它就充满生命力;一旦问题缺失,就预示着一门学科的发展走到尽头,面临着衰亡或中止。可以说,问题是一切哲学社会科学的命根,我们必须要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发现时代的大问题,勇于提出时代的真问题。我校一流的社科专家,都把培养问题意识提到最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对学术研究价值的理性自觉,不厌其烦地强调要关注社会现实,要有强烈现实使命感和责任感,为现实政治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为人类的美好明天服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任务给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新机遇、新挑战会形成新问题,新问题又带来新的研究对象,拓展新的学术空间,形成新的突破。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是坚持系统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要把系统观念作为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无论自然世界的时间和空间,还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和文化,都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坚持系统观念,要求我们客观、发展、全面、普遍联系地观察事物、分析并解决问题,辩证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坚持系统观念,一方面要避免研究的碎片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广阔海洋上,不能只漂着一些小舢板,我们还需要大航母,还呼唤大视野、长镜头的宏大叙事。正如卡西尔所说的那样,诗歌不是对自然的单纯摹仿,历史不是对僵死事实或事件的叙述。历史学与诗歌乃是我们认识自我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建筑我们人类世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另一方面,要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滴水能够见太阳,任何时代的任何遗存,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深刻反映这个时代最本质的特征。我们不能只钻进文本世界中不能自拔,而应以更高远的视野,看看那些书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它们乌黑的漆面上是不是还映衬着一个广阔而生动的客观世界图景。

六是坚持胸怀天下。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天下”不是确指,但它的范围肯定要大于某个国家,类似于今天的全球视野。顾炎武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尔。”意思是说,国家的兴亡并非百姓之责,天下的兴亡才是人人有责,这就是著名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出处。可见,胸怀天下,讲求的是一种大胸怀,关注的是天下大事、人类命运。心系天下是中国知识分子代代相传的道统,他们无不“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以安定天下为己任。墨子说:“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商鞅说:“故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当代著名学者许纪麟指出,古代中国的传统并不是国家主义的,而是天下。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被称为轴心文明—是因为它是对全世界都产生巨大影响的文明,如果它关心的只是一己之事,并不会被看得太高,正因为它思考的是全世界的事,是从爱家人、爱邻居、爱国人开始,最后止于爱人类的。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当心系家国,胸怀天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河大方案。

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要确立的学术立场;坚持自信自立,是我们要遵循的学术原则;坚持守正创新,是我们要秉持的学术理念;坚持问题导向,是我们要把握的学术命脉;坚持系统观念,是我们要采取的学术方法;坚持胸怀天下,是我们要具备的学术担当。我们要以“六个坚持”为指引,处理好学术研究与现实关怀的关系,处理好国家需求与个人兴趣的关系,处理好一线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关系,处理好自身学科与交叉融合的关系,处理好固本培元与创新发展的关系,推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行稳致远。

作者简介

桓占伟,河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历史学博士,教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