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党派人士、教育家、“十大功勋外教”获得者、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雪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7日凌晨4时在开封逝世,享年96岁。
噩耗传来,全校同哀。河南大学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沉痛悼念吴雪莉先生”的官方消息后,一时间评论刷屏——“生于美国,把大半生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一张洋面孔,一颗中国心,一世河大情”“老师您安心地走吧,您永远活在学生们心里”等饱含深情和不舍的留言,瞬间铺满了留言板,引发网友集体悼念的浪潮。与此同时,吴雪莉先生的辞世也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华籍美人’吴雪莉的中国情”“中国首批外教吴雪莉逝世 被誉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红娘’ ”“一路走好,‘美国奶奶’”“那个‘一张洋面孔,一颗中国心’的河大老师今天走了”被各大媒体相继报道,深切缅怀。
品格高洁,为人师表,成就卓著,垂范后学。这位扎根中国大地70余载,耕耘杏坛一辈子的华籍美人吴雪莉先生,用她的中国情爱国心、她的敬业担当、她的坚守奉献,诠释了一代河大宗师的风骨和典范。她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她的青春芳华永远留在了河南大学。
一面国旗 世纪情缘
1925年7月15日,吴雪莉先生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的斯密士堡市,幼年的艰苦岁月锻造了她坚韧的品格,培养了她丰富的精神世界。她对幸福安稳家庭的美好憧憬,像一颗种子在内心深处埋下并生根发芽。1938年,缘于斯诺的《西行漫记》,13岁的吴雪莉初次了解到中国,便十分向往这个神秘古老又爱好和平的东方国度。1945年,20岁毕业于美国密执安州立农学院的吴雪莉先生与来自中国农业部的特派留学生黄元波举行了简单热闹的婚礼,次年,她便随丈夫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轮船驶进上海港已是凌晨时分。吴雪莉扑到栏杆旁,兴奋得涨红着脸,借着晨曦急切地望着这个陌生却又莫名亲切的东方神秘之邦。”从此结下了与中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不解情缘。
1949年9月30日,新中国成立前夕,吴雪莉先生排了很长时间的队,终于买到了一面珍藏至今的五星红旗。每年10月1日清晨,吴雪莉先生都要在家门口悬挂起这面中国国旗,以实际行动表达她对中国的真挚爱意。
1975年,经周恩来总理批示,50岁的吴雪莉先生如愿加入中国国籍。先生十分珍视自己身份的转变,常常用带着洋味的开封话强调自己“已经是中国人了”,而不是“外教”。
诗人艾青曾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来到中国的70多年里,吴雪莉先生被人无数次问过“你为什么要留在中国”,她微笑着回答:“因为这里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先生的血液里流淌着浓厚的中国情结,她总是眼含深情地说道:“我爱这个伟大的国家,我爱这里的人民。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丽!”当被问及是否还要回到美国,她总是毫不犹豫地说:“不走了,这辈子就老在这里了。我的骨灰,将来就撒在黄河里。”
文明互鉴 当起“红娘”
1957年,吴雪莉先生受聘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成为外语学院的一名英语教师,也是学校的第一位外籍教师。她热衷于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主动担负起“向不了解情况的外国人介绍中国”的使命,更好地介绍、展现真实的、立体的、全面的中国。
1958年,伦敦出版社出版了吴雪莉先生撰写的一本描绘社会主义日常生活画卷的英文小说《中国一条街》,书本讲述了一名住在中国的西方人对古老中国的新奇认识和新鲜感受,为西方社会用另一种视角探寻神秘的东方国度打开了一扇窗。吴雪莉先生特意让出版社在书籍的内封印上了这样一句话:“这是一幅描绘共产主义中国日常生活的画卷,它不是一个西方记者也不是一个中国人短短几周的采访记录,而是一个嫁给中国人、做了中国家庭主妇和母亲的美国妇女的亲身经历。”吴雪莉先生以她独特客观的视角看待中国社会,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故事讲述者和亲历者。此外,先生还为伦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翻译了45万字的材料,为《陈云文选》翻译了初稿。
每次回美国探亲是吴雪莉先生最忙碌的时期,介绍、宣传中国的情况成为她的主要工作。吴雪莉先生曾在美国10个州14所大学访问讲学,每到一处,她总是如数家珍般宣传中国的历史文化、山水风光、社会变迁,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沧桑巨变娓娓道来,将她生活的这片土地介绍给大洋彼岸的亲人,让黄河边的河南大学为人们所熟知。
吴雪莉先生被中国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苦菜花》反映出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深深感动,主动接手了小说的翻译工作,一行行清丽的英文从她笔下流淌出来,流向对中国还不熟悉的西方读者,增进了外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与认识,在中西方文化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1988年,应中共中央编译局邀请,吴雪莉先生前往北京翻译李鹏总理、姚依林副总理在全国七届人大会议上报告的部分初稿。凭借着母语优势和对中国的深刻了解,吴雪莉先生用英文翻译的“廉洁奉公”、“执法如山”、“凝聚力”等词语受到中央领导和马列著作编译局专家的高度认可,并被确定为这类词汇的标准译法。《人民日报》称赞吴雪莉先生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红娘”。
杏坛诲人 德厚流光
“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映初心。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寄山河”,可谓是吴雪莉先生在河南大学整个教学生涯的真实写照。从“传道授业”到“桃李满园”,从“金发碧眼”到“鹤发童颜”,吴雪莉先生一直致力于英语口语、美国文化、英美文学及翻译理论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作为首批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生导师,并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她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教生涯中,竭心尽力,诲人不倦,培养了3000余名本科生、300余名硕士生和博士生,推动了河南大学乃至河南省外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教学认真,形式多样。据学生们回忆,这位有着与众不同外貌的外教,其教学形式和方法常常令人耳目一新。“吴老师每次上课时都会带很多道具,比如鹦鹉的耳坠等。她赴美探亲时带回来很多国内见不到的东西,带不回来的就拍照片,这些对当时我们的英语学习极有帮助。”河南大学教授、曾任公共外语教学部主任穆春玲回忆道。图书馆、十号楼、铁塔公园、食堂……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能会成为吴雪莉先生的课堂。课堂上,吴雪莉先生提前精心编排《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里的名篇佳作中英文对照剧本,让同学们分角色扮演。于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狼外婆、小红帽等轮番登台表演,课堂上常常欢声笑语、精彩不断。先生上课注重方法,“读研期间的口语课上,吴雪莉先生在自编的教材中设计了恋爱观一节,让我们给健康、善良、聪慧、好看等属性排序。这样的课程思政绝对是润物无声啊。”吴雪莉先生第一位博士生、河南大学教授关合凤谈道。在那个相对闭塞的年代里,先生的课堂富有无穷无尽的魅力,为学生们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门。
治学严谨,言传身教。别看吴雪莉先生自诩为“滑稽美人”(FunnyBeauty),课堂上的她风趣幽默,和蔼可亲,钻研起学问来却一点也不含糊。特别是对待学生,要求严格,尤其体现在对论文的要求上:她提出从论文选题、写作提纲到最终答辩,每个学生至少要与她面谈4次,要求字数在2万字以上,绝不允许抄袭。她用最令学生振聋发聩的问题“你的观点是什么?”启迪学生的思维,引领其成长。如今,这种严谨治学的风格和教育理念在河南大学外语学院作为“传家宝”,代代传承。“1982年,化学专业出身的我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报考河南师范大学(原开封师范学院、现河南大学)外语系文学方向研究生,正是吴雪莉先生看到了我的努力和坚持,我才从此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近40年来,我在学术的道路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每想要放松,都会想起吴雪莉先生,然后鼓励自己继续前行。”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继海谈道。
师者似水如风,至善至柔,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吴雪莉先生将其一生都献给了河南大学,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事业。从20世纪四十年代的战火纷飞,五十年代的曲折探索,六七十年代的坎坷动荡,到八九十年代的艰苦奋进,以及21世纪的大国崛起,她始终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生曾被评为河南省“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获“河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等荣誉,获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外国专家局授予她“十大功勋外教”称号。2019年,先生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成为河南省唯一、也是全国不多的入选“国际友人”。
吴雪莉先生是一面镜子,映现出新中国河南大学乃至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和建设的历史足迹。
吴雪莉先生是一名旗帜,是河南大学砥砺前行的精神旗帜。
吴雪莉先生是一个标杆,是一代代河大学子心中学习的榜样、师者的典范,更是奋进的目标。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
教诲萦绕,音容依旧。
河南省委外事办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河南大学外语学院1981级研究生杨玮斌沉痛悼念恩师 :“先生历经沧桑磨难,无怨无悔,不离不弃,呕心沥血、教书育人数十载,把知识的种子撒播在这片曾经的异国他乡的土地,用爱把不同民族和文化凝聚在一起,忠诚和信念已化作共和国丰碑上一颗耀眼的星,闪烁着光荣与梦想,崇高和伟大,映照在学生们的心里。”
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以此诗深切缅怀吴雪莉先生,沉痛悼念先生千古,风范永存:
汴梁耕耘七十载
华籍美人中国心
乡音儿化呈宋韵
金发结缘黄河亲
桃李不言下成蹊
交流东西通古今
学科一流新气象
碧眼望见又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