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河南日报》娄源功:河大要为中原崛起出力

作者:刘亚辉   来自:2010-03-06 《河南日报》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春霞  

3月5日晚,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娄源功,河南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郑州粮食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及管理专业。2009年2月任河南大学校长。现兼任中国流通经济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民盟河南省委副主委,河南省优秀专家。

  服务中原崛起,高等教育要自觉当好先行,有所作为。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不是空话,因为对于根植中原沃土的河南大学来说,为中原崛起服务义不容辞。

  记者:作为一名大学校长,您怎么看待大学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娄源功:先后在三个高校工作的经历,让我对大学的功能有更深的体会。可以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大学的天职,大学要关心当前社会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河南大学1912年建校时,就提出“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学开发民智”,体现了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

  记者:就目前来说,河南大学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最重要的是什么?

  娄源功:毫无疑问,是服务中原崛起!中原崛起是省委、省政府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的宏伟目标,也是为近一亿河南人民谋福祉的伟大工程。我常说,服务中原崛起,高等教育要自觉当好先行,有所作为。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不是空话,因为对于根植中原沃土的河南大学来说,为中原崛起服务义不容辞。目前我校在校的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总数已达到4.8万人,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级项目276项,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应有的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持。比如,2008年为北京奥运会研制的航空气象综合信息处理项目,对于北京奥运会的圆满成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航空气象保障。河南大学还与省政府研究室共同组建中原发展研究院,对河南发展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为省委和省政府决策起到了积极作用。

  记者:您认为在服务中原崛起的过程中,河南大学还有哪些方面的工作需要去做?

  娄源功:第一,河南大学要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更加坚定融入中原崛起、服务中原崛起的理念,以特色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把学校的发展与中原崛起的需要相结合,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战略目标,承担起历史使命。

  第二,河南大学要为服务中原崛起搭建平台,在社会服务能力上有大的突破。学校的实验室和研究院好比是一个工厂的生产车间,但它还缺少一个门店。“前店后厂”的结构就比较合理,学校要负责打造这个“门店”,使之成为大学和社会交流、合作的一个载体,成为促进科研成果对接、转化的场所。比如说,目前国内关于宋文化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而河大在宋文化的研究开发方面优势独厚。河大将于年内和开封市政府联合,成立宋文化研究院,为河南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第三,河南大学要成为河南的人才培养基地、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在加强学科建设上要增强品牌意识、打造学科品牌,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学派。河大拥有不少知名教授,如名扬《百家讲坛》的王立群、著名历史学家朱绍侯等,都可以成立“教授工作室”,形成品牌集聚效应,扩大社会影响力,争取在学界形成别具一格的“河大学派”。

  记者:河南大学即将迎来百年校庆,历史上河南大学人才辈出,声望很高。展望未来,河南大学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划?

  娄源功:1月25日,我们在郑州开了一个百年名校振兴计划的论证会,教育部、省教育厅以及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的17位领导和专家到会,对这个计划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论证,我们计划到2020年实现河南大学的全面振兴。在这个大目标下,最近几年的主要工作要围绕“1255”来展开,即:抓住一条主线,实现两大突破,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五大工程。具体来说,就是抓住高水平大学建设这条主线,在教育质量、结构、规模、效益上提水平、上层次;实现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和服务中原崛起能力的突破;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学科强校、开放带动、依法治校五大战略;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人才攀登计划、学科振兴、服务社会发展、对外开放办学五大工程。在学校刚刚召开的年度工作会上,我特别强调了目前要做好学位点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申报、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培育和遴选、院士候选人的培养和遴选、河南大学国际学院建设等工作。我们的要求是:为了实现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为了在实现中原崛起中作出更大的贡献,每一项重要任务都要归口到人、狠抓落实,创造条件、缺啥补啥!

百年河大止于至善

  河南大学自1912年建校以来,走过了98年的风雨历程,不仅见证了河南乃至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也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发展之路。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河南大学以“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校训,培养出近40万优秀学子,为祖国的各项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河南大学始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是当时和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齐名的我国留学欧美学校之一。此后,学校先后多次易名(参见建校百年大事记),1930年9月,河南大学正式命名。1942年3月,学校改为国立河南大学,逐渐发展成为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经历了数次较大规模的院系和学科调整,先后有多个学院和院系被调出单独设置学校或成为其他高校的一部分,为中南地区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84年5月,学校恢复河南大学校名,学校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河南大学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学校事业实现了新的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目前,学校拥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4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8种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教职工4800余人,其中专兼职院士11人,教授、副教授11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48000多人,其中研究生6000余人。

  2008年10月,在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的关心支持下,河南大学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事业发展迈入了新阶段。

  现阶段,河南大学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一)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河南大学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各类在校生已达48000多人。通过大力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优质工程,全校共获得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成果27项,覆盖了所有建设项目类别。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优异成绩。报考该校的考生数量逐年攀升,文理科第一志愿上线率在2009年分别达到140%和107%。

  (二)科研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不断加强科研条件和创新平台建设,逐步成为河南科技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校新增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11个;获得国家重大专项、863、97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76项、省部级项目315项;河南发展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黄河学、宋文化研究,纳米材料技术研发,植物逆境生长发育调控理论和技术研究,奥运会保障项目——航空气象综合信息处理平台开发,以及造纸污染治理技术推广等一批标志性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成果,显示学校科研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三)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河南大学通过大力实施立体人才工程,制定出台了师资队伍建设“攀登计划”,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和学科梯队建设。目前,在校工作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人,省优秀专家、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7人,省特聘教授、黄河学者、校特聘教授61人。教学科研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占40%,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67%,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四)办学层次实现新的突破。为适应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学校制定、实施了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省部共建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等,学科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学校现有11个学科门类,有省级重点一级学科15个,二级学科24个,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二级博士授权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4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8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权。

  (五)办学行为更加规范有序。河南大学注重科学管理,近年来通过强力实施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对基层教学、科研和学术管理组织进行调整,调动了二级单位的办学积极性。建立法律顾问、经济顾问及合同管理制度,规范了各类经济活动。不断深化改革,逐步完善后勤服务、校办产业、医疗保险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节约型校园建设取得初步成效。2010年1月,校十六届八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了《河南大学章程》,使学校管理更加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六)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为保证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学校制定并实施了科学的校园建设规划,建成金明新校区并投入使用,优化了校区布局。学校建筑面积达到114.2万平方米,校园总面积达到3983.4亩。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累计获得各项财政专项拨款4.53亿元,筹措信贷资金7.98亿元,决算收入从2.85亿元增加到近7亿元。

  (七)对外合作交流逐步扩大。河南大学重视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良好深入的合作;与解放军总参谋部联合培养国防生;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合作建设民生学院;先后与52所国外高校建立友好关系;与美国阿克伦大学共同创办孔子学院;学校是世界大学联合会成员单位,亚太大学联合会理事单位,亚太大学联合会中国联络处设在该校。

  (八)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师生,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利用现代媒体,创办了“河南大学共青团手机报”,成为全国高校共青团系统的第一份手机报。始终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2009年1月,河南大学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建校百年大事记

  ●1912年,建校始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1927年6月,成立国立开封中山大学。

  ●1930年8月,学校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

  ●1942年,学校由省立改为国立。

  ●1956年11月,成立开封师范学院。

  ●1979年,开封师院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

  ●1984年5月,学校恢复为河南大学。

  ●2000年7月,河南大学、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新的河南大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