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河南商报》河南学生高考忍受严重不平等待遇引胡锦涛关注

作者:记者 郭富收   来自:2010-03-12《河南商报》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srg  

向胡锦涛建议推进教育公平

  3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河南代表团。作为驻豫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毛杰在审议时发了言。

  毛杰告诉商报记者,在发言时,关于推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她向总书记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以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均衡为出发点,加大对人口大省教育投入的力度。以中国的名校录取为例:河南每年参加高考的考生近100万,而一本录取率只有3%。

  一方面是教育部直属院校及各部属院校在河南投放的招生名额少,一方面是河南自己的高校资源极为有限,211高校只有郑州大学一所,省部共建高校只有郑大和河大两所,985高校没有一所。

  清华、北大两所学校在河南录取不足160人,才相当于北京最好一所中学的录取人数。上海每年考生不足12万,上海两所最好的大学在上海录取2600人,而在有近100万考生的河南,两所高校总共录取不足130人。整整20倍的差距!所以河南考生考高分却没学上,没有好学校上。

  她还提出,均衡化不是千校一面,而应该鼓励各类学校办出特色,总书记赞同地说,“你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改革中既要实施教育公平同时又要承认差别、做到因材施教,这也是教育界一直在讨论的事情。”

  问题

  高教水平已严重制约河南经济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认为,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和资源的公平分配,应该基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各地(主要以省划)人口尤其是教育人口的多少;二是各地对国家财政收入贡献的大小。

  “这两方面的因素是相对客观的因素,各方面都比较容易接受,看起来似乎顺理成章,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娄源功解释说。

  拿将近1亿人口的河南省来说,2009年高考考生数量为95.9万余人,居全国第一位,实现GDP19367.3亿元,排在中部六省第一位,全国第五位。无论从人口数量,还是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上来看,现有的高等教育都与之极不相配,已经严重制约了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娄源功说:“很多学生说,高考对全国考生是走独木桥,对我们省的考生则是走钢丝。”

  建议

 出台法律保障教育公平

  娄源功说,针对上述教育不公平问题,根本解决方法是制定《教育投入法》,规范各类教育主体的办学投入,保障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调整教育布局,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投入。

  娄源功提出,建议可以考虑将省部共建地方大学直接纳入国家即将启动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之列,在办学经费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与此同时,在相关办学政策,比如学位点布局、博士招生指标分配等方面,对省部共建大学给予政策倾斜,使他们与211工程大学享受同样的政策待遇,成为中西部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招生名额不能区域分配不公

  娄源功说,解决教育不公最直接的方法是根据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增加高水平大学在中西部地区的招生名额,给中西部地区考生更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此外,在招生名额的分配上不应出现区域分配的不公现象,不应成为某一特定地区的“地方高校”。

  “相反,要合理向中西部教育欠发达的地区倾斜,给这些地区的孩子更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这也是教育公平最直接的体现。”娄源功说。

  蒋笃运建议,中央在项目、资金分配中强化“人均”、“生均”概念,保证人口大省拿到平均数,在此基础上,再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原文有删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