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河南日报-百年河大名人印记》林伯襄——中原高等教育的开启者

作者:无   来自:2011-12-07《河南日报》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马翠轩  

前言

2012年9月25日,河南大学将迎来建校100周年庆典。

100年前,在欧风美雨的催生下,在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里,河南大学在河南贡院的旧址上创建。从1912年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到1923年的中州大学,从1930年的省立河南大学到1942年的国立河南大学,从1949年的河南师范学院到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她经历了百年的沧桑,在河南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河南大学的100年,是与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100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从筚路蓝缕到获得快速发展的100年。

100年来,河南大学秉承“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栉风沐雨,滋兰树惠;100年来,河南大学以“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胸怀,延揽才俊,盛邀名师,传承文化,服务社会;100年来,河南大学走出了40多万各类专门人才,其中有70多位成为院士、学部委员,为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教育振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像灿烂的群星,让后来人仰望。

在河南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本报开辟“百年河大名人印记”专栏,分期刊登,以激发广大师生在新的百年创造新的辉煌,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增光添彩,为中原崛起贡献力量。

林伯襄(1878—1956),河南商城人,河南大学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首任校长。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德高望重,成绩卓著,是著名的教育家。

林伯襄幼年苦读经书,14岁参加汝宁府考试,考得第二名。受内忧外患的时局影响,他常常研读《时务报》、《申报》和外国进步书刊,接受了爱国民主思想,认为强国必先广启民智。于是他毅然弃别科举,1903年在林氏祠堂筹办以“明耻”、“强邦”为宗旨的 “明强学堂”,设策论、格致、博物等课目,教化山民,一时招收豫、鄂、皖边区一带青少年入学受教育者达一二百人。

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林伯襄先后到开封河南优级师范和上海吴淞中国公学深造。他崇尚新学,更关心时政,与河南在沪之革命志士交往密切。毕业后,1908年林伯襄返归故乡,在明强学堂继续执教,提倡新学,力主实用,得河南五县(光山、潢川、固始、息县、商城)“圣人”之美誉,享有极高威信。

民国成立后,百废待举,“强国”成为他此时教育思想的灵魂。林伯襄应邀至汴、任河南教育司科长时,联合九位知名人士,在《大中民报》上发布一篇《筹备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公启》,力陈办学之必要,倡议引进西学,谋求强国富民之道。1912年,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河南贡院旧址上成立。

当时全国同类学校只有3所,其他两所是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和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开启了河南高等教育的先河。首任校长林伯襄主张“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学开发民智”,旨在放眼欧美,培育人才,建立一种完全不同于旧式教育的开放式大学。

预校原定学制4年,后参照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改为5年。1912年夏,预校招收第一届英文科两班,共计140人,因校址比邻铁搭,人称预校学生为“铁塔牌”。预校基本以西方教育为楷模,课程设置摆脱尊孔读经的封建教育窠臼,外语教学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外语课分为英文、德文、法文等科,学时多,分量重,其中英文课时占总课时的30%,西洋史、地、数、化课程皆用外文原版授课,外籍教师占教员的1/3,学生均能用外语会话、作文等。每次举行出国留学考试,预校被录取人数都要超过其他大学豫籍学生被录取人数的总和。

林伯襄不惜重金延揽人才,从严择师而又礼贤下士。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校长吴忆鲁兼任预校教员,每周有两次从开封南关来校讲课,林伯襄必派车接送,若遇风雨天气,甚至亲自在校西惠济桥上候迎。对待学生,林伯襄则是宽窄有度、关爱有加,数年如一日,执行校纪则不畏权贵、不徇私情。青年学生受感化至深,接触过或者没有接触过他的学生都甘认他的门人。

预校以管理严格而闻名,设立两个学监,查堂点名从不间断;同时,设有足球队、网球队、篮球队、武术团、新剧社、三育研究会、演说辩论团、音乐会等,课余文体活动形式多样。任内四年,林校长把预校办得有声有色,朝气蓬勃。教学严肃认真,管理严格细致,学术活动生动活跃,校园文化热烈欢快,首开河南省男女同校之先河。预校以强烈的开放意识昭示于世,崭露着现代文明之光,培养出一批有用人才,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校风,在中原成为传播知识、弘扬民主、播散文明的一块坚不可摧的阵地。

1916年袁世凯称帝,林伯襄对这种倒行逆施极为不满,当年即愤然辞职返乡。新中国成立后,这位深孚众望的教育家应人民政府的邀请,出任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殚精竭虑。1956年11月26日,病逝于开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