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河南日报-百年河大名人印记》张鸿烈:河南大学从“预校”到“大学”的见证人

作者:无   来自:2011-12-16《河南日报》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srg  

张鸿烈(1886-1962年),字幼山,河南固始县人。1919年至1927年,当时的河南大学两易校名,张鸿烈一直担任校长。在河南大学从“预校”到“大学”的发展历程中,他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早期河南大学重要的领导人。

1910年,张鸿烈毕业于河南高等学堂,同年冬在开封加入同盟会。1912年任河南省临时议会议员。任内联合10人向省政府建议,设立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为“预校”发起人之一。1914年,赴美入伊利诺斯大学求学。1918年获政治教育硕士学位。次年回国,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校长。1923年,该校扩充为中州大学,仍任校长。1927年中州大学易名中山大学,仍任校长。1927年底,辞去校长职务。

在担任中州大学校长期间,张鸿烈力克时艰,周密筹划,精心校务,使学校得以顺利发展。

一是调整系科设置和课程设置。学校改为中州大学后,开办了文、理两科,文科先设哲学、国文2个系,后增设教育学系、历史学系,理科下设数理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地质学系,共8个系9个专业。学制为6年,即预科2年、本科4年。各系的课程设置大都内容新、选修课多,各具特色。

二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高薪礼聘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来校任教。先后邀请留美博士冯友兰、北京大学教授安石如担任文科主任,留学美国的曹理卿担任理科主任。其他教授如郭绍虞、董作宾、李燕亭、冯景兰等都是当时国内知名学者;而年轻教员王志刚、段凌辰、嵇文甫等学有专长,在学术界业已崭露头角。

三是积极奔走,尽力筹措办学经费。当时正值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外受列强控制海关,内受军阀控制税收,政府财政短缺,教育经费捉襟见肘。1923年,张鸿烈和教育界同仁苦心擘画、尽力争取,促成河南省以契税专款为教育基金,并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实行教育经费独立。教育基金制度在河南史无前例,在全国也是一个创举,奠定了河南教育经费的基础。

1925年—1929年,张鸿烈三度出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1930年—1939年,担任山东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在山东期间,他兴起建设热潮,开筑公路、兴修水利、开发电力、振兴工矿实业、举办农村合作、发展电信事业,造福齐鲁大地,“不数年,山东即臻于小康局面”,受到山东人民广泛赞誉。

1939年,张鸿烈任行政院参议兼国民经济建设委员会委员。1944年,任河南省临时参议会副议长。1946年5月,任河南省议会副议长兼黄泛区复兴建设协会常务理事。抗日战争初期,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花园口,使河南省18个县受灾,200万人无家可归;抗战胜利后,张鸿烈以副议长身份,发挥自身建设专长,积极谋划、参与堵口复堤工程和灾民安置工作,福泽中原。

1949年6月,张鸿烈到台湾,定居台中。1962年6月10日,因患肺癌,医治无效去世,终年77岁。译著有《中国与日本之关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