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河南日报》赵毅敏:从炼狱中走出来的革命者

作者:刘增杰   来自:摘自《河南日报》2012-03-02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srg  

百年河大名人印记 (二十四)

赵毅敏(1904-2002),原名刘焜,汉族,河南省滑县人,著名教育家、国务活动家。1917年至1922年,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学习。五年刻苦的学习生活,对赵毅敏革命意志的培养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他曾经多次说过,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他受惠终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他和同学们走上开封大街,游行示威,张贴标语,呼喊口号,学生的壮举,使奉命前来监视示威的军警也感动得不再干预他们的行动。

毕业后,赵毅敏在1924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时,赵毅敏和留法同学一起,投入了反日抗议斗争,随后被法国警察投入儿童监狱。年轻的赵毅敏在狱中立场坚定,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经过营救出狱后,赵毅敏被吸收为共青团员(一年后转为共产党员),开始进入苏联东方大学学习,随后出任莫斯科东方大学第八分校校长。1928年末,赵毅敏奉调回国,开展地下工作。他化名刘老板,在中苏边境小镇绥芬河开设了一个不起眼的估衣店,为出入边境的革命者勘察路线,提供衣物。1931年,赵毅敏调任中共奉天(沈阳)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宣传部长。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当天,赵毅敏连夜写出了《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同年9月19日黎明,宣言油印后在奉天秘密散发,及时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坚定的抗日决心。同年11月22日,赵毅敏在奉天被捕。日本宪兵对他严刑逼供,赵毅敏大义凛然,巧妙地与敌人进行了长达3年的狱中斗争。1934年7月出狱后,赵毅敏改任中共满洲省委组织部长、抗日联军第三军政委,在沦陷的东北大地上继续与敌人周旋。

1938年,赵毅敏进入延安,先后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延安大学副校长、冀察热辽联合大学校长、延安《解放日报》社秘书长。赵毅敏工作耐心细致。在当时困难的条件下,他热情帮助初到延安的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解决了许多生活上的困难,又在政治上对他充分信任。根据冼星海的要求,赵毅敏介绍冼星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心情舒畅的冼星海,在短时间内就创作出了优秀民族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

解放后,赵毅敏先后任中共北平市委宣传部长、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委兼宣传部长、中共中央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联部副部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务,在外事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他还奉命率团出访欧洲、南美地区,广交朋友,开展各类政治、文化交流活动,宣传新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陪同国家领导人接待来访贵宾,为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做出了贡献。在担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的岗位上,特别是在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中,赵毅敏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赵毅敏长期牵挂母校的建设。2002年,在河南大学建校90周年前夕,98岁高龄的赵毅敏挥毫写了“庆祝河南大学九十华诞”条幅献给母校,以表达对河南大学的祝贺与怀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