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腾讯》娄源功: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高等教育支撑

作者:无   来自:2012-03-07《腾讯》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马翠轩  

视频点击:http://v.qq.com/play/9e5MBBmc2pi.html

专访嘉宾: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走进腾讯演播厅,今天的嘉宾是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

娄源功:非常高兴能够来到这里,和你们,包括各位网友分享一下我们的一些想法,由于是两会期间,我就提了一个方面的提案,就是关于中原经济学建设需要高等教育支撑,在国务院2011,32号文件中,下发了关于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内容非常丰富,涵盖河南的经济、社会、教育、科技各个方面的内容,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央高度肯定的是,要建设以不牺牲粮食、农业、生态、环境,把粮食安全提到很重要的位置,把环境也提到很重要的位置,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以不牺牲粮食、农业、环境和生态为代价,还要以城镇化为主导,为引领,工业化为主导,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三化协调发展,这样就是一方面在土地面积不能减少,又要发展城镇化,又要发展工业化的情况下,这就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并且是大问题。它牵扯到有人才的支撑,需要科技,需要教育,需要一些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人员来研究破解这个难题,这实际上是一个难题,建设中原经济区,以河南为主体,涵盖中原地区,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央提出明确的战略任务和目标,但是确实是一个难题,既要发展城镇化,以城镇化为引领,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三化协调发展。

那么这样就出来一个问题,12月6日的时候,咱们省委书记调研了几个大学,他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目标确定了,战略确定了,任务明确了,怎么办?怎么办的问题就摆在了全省人民,中原经济区涵盖的一些人民身边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怎么办?靠什么?这是娄书记问的。这是一个大难题,所以娄书记最后讲的是靠人才,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说到底最若干个因素,但是最重要是靠人才,人才哪里来,他也讲过四个难题,就是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我们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人才,除了区域外的高校培养我们大学生能够回去之外,更重要还要立足于自己培养,中原经济区的建设给予大学生们、高中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就是要求高校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要求科技部门、科研人员更多为了三化协调的成果,那么我今天带着这个提案的时候,背景就是希望,刚才说的是背景,就是希望中央能够支持有关部门,支持河南应该有高水平的大学。在国务院去年的32号文件上明确指出,要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这两个大学目前都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大学,河南大学是建校100周年,借这个节点,100周年还有一个校庆的机会,如何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的问题。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需要高层次的人才做支撑,当然河南大学,包括郑州大学,这两个已经列入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创建国内一流,河南省还有很多大学,还有40来个本科,还有几十个专科,他们都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一个力量,学校的培养在河南也应该出现有一些层次,河南大学100年来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以人文社科、理、工、医为指导特色,当然郑州大学的医、工都是实力非常强,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过去、现在一直在做贡献,这两个学校属于一种优势的互补,对河南培养人才这种结构,这是一种互补,对河南省委省政府,包括党中央国务院确定这两个大学为建设国内一流大学,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种英明的决策,这是这个背景。

主持人:河南最著名的两所学校可能是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您作为河南大学的校长,在做出中原经济建设,完成这项任务之后,您提出将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两所学校一块儿支撑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这一块,我个人感觉这里面还是体现一个胸怀,但是从技术层面来讲,我不知道您是怎么看,只有靠两所学校一块儿才能够支撑起中原经济区的建设的。

娄源功:我刚才讲这两个大学,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指导意见是明确提出来,支持两个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我刚才也讲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支撑不能够仅仅靠两个大学,还有其它几十个本科学校,还有几十所专科学校,为什么提出这两个学校创建国内一流大学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强调这两个?我就是说,高层次人才在河南尤为缺乏,因为他没有高水平的大学,高中毕业后很优秀的考生都希望上一个具有社会公信力的,所谓985,211的学校去,学成之后一部分回去了,还有一部分没有回去,一部分没有回去继续读硕,读博,成为更高层次的人才,甚至到国外很有成就,回到河南,没有大学的平台,他不到那个地方去,主要是发挥不了很好的作用,高校用的是两个基地,一个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像你们都是河南这两个大学培养出来的,到社会各个行业去发挥作用,这是一方面。

第二个,就是高层次人才聚集的高地,就是把大师级的人物能够聚到这个平台上,而你没有相应的大学,相应的人才你引不进来,人往高处走,你的学校不出名,不愿意到那儿去,这是一种现实,所以这就迫使我们河南一亿人口一个大中原经济区,要有至少是两所,或者是更多的高学历人才,以吸纳聚集更多的人才,卢书记在调研的时候讲了学校四个高地,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高校应当成为育人的高地,高校的基本任务是育人;聚集的高地,聚集高层次人才;创新的高地,从事科学研究,科学发现;还有服务的高地;同时要求各级政府应该是多着眼于高地,多着力于高地,多建设高地,多服务高地,所以书记对高校的定位和政府的这种定位说的非常好,是育人的高地,聚集的高地,创新的高地,服务的高低,要多着眼于高地,多建设于高地,多服务于高地。从这个意义来讲表明省委的态度。当然现在各级政府应当说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以往更重视。

主持人:在整个中国大学的评价体系里面,两个最重要的,或者是我们称之为帽子,一个是985,一个是211,目前为止河南大学、郑州大学,郑州大学是211的名单里面,但还不是985里面,所以在我个人的观点看来,在这样一个人口聚集地方,教育资源不太匹配的情况,同时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娄源功:您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优化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的问题,我们国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目前来说是不尽合理的,在去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上讲了,去年讲过了,今年没有讲,说目前我们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的人民不满意,比如说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布局不均,去年总理报告上明确讲了,总量不足,布局不均,说得太到位,太好了。

什么叫做总量不足?全国有39个985,全国有112个211,加起来是151个优质教育资源的名分,这151个名分河南只有一个,按照985的布局来讲,39个985,如果说按人口来评定,4000万人口应该有一个,河南应该有两到三个985。如果说按照经济大区来布局的话,在这若干个国家级战略经济区里面,只有河南没有一所985。所以按人口平均他没有,按照经济大区布局他没有,所以这就是中原经济区人民心中永远的痛,所以像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这种位置,至少应该有两个以上的大学才对,才吃了一个平均数。211全国有112个,按人口平均1160万人口就应该有一个,我们一亿多人口,应该有9个,达到9个211才对。可是现在我们只有一个,同志们想想,如果我们河南省有两所985,有7、8个211的话,这种感觉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而一个地区有这么多好的大学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包括人的素质是极大的有带动和辐射作用。因为高校是育人的高地,是创新的高地,是聚集的高地,是服务的高地,服务的高地,服务的高地就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缺少这种大牌的支撑,对社会经济影响很大。

我这次提的全国两会代表比较一致,首先要把这两个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纳入到中央财政支持的高校,成为教育部直属的高校,而河南一亿人口大省没有一个中央财政支持高校,没有一个中央财政在那儿建立研究院所,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这四个经济发达的省,全国有71个中央的研究院所,就是科学院系统研究院所,河南、内蒙、贵州、宁夏,四个省一个没有,四个城市71个,过去这种布局也它历史的必然性、合理性,但是现在应当关注到这么一个问题,因为教育、科技这两者的结合,加上社会的力量,这三者就是形成一个巨大的协同创新的能力,他是支撑这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力量,科技力量。所以没有高水平的大学支撑,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不仅仅在当前,而且在长远长远,子子孙孙后代都影响,一代一代优秀的人不回去,学生优秀的走了,学生不回去影响越来越大。这个问题是小问题,但是实际上非常长远。

主持人:异地高考的问题,其实是从根本上触动了平等享受教育权的概念,所以说是一个更高层面的问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您作为一个高校的校长是怎么来看异地参加高考,就是异地高考打破户籍的壁垒的提议。

娄源功:首先这是一个社会上关注,或者是反映比较多年的话题,这个问题的看法我觉得第一个应该把这些高考的学生,这些孩子们看成我们国家的事情,不管哪的孩子都是我们国家的孩子,他都代表了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未来,是他们所以在目前他们需要求知识,将要为国家做贡献的情况下,不能让他们感觉到有一些歧视,应该让他们享受到这种公平的机会,因为也许在他们中间未来就有很多国家社会有贡献的人,不能让他们感觉有歧视,第一个就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因为多年形成历史的原因,也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放开了,也要保证这些孩子们所在城市,他们这些考生的利益不受影响,他们受影响了,这个问题也不好。举一个例子,这个城市去年的招生指标是100的话,今年考虑到异地的孩子有多少,把这个指标加在上面,保证它的利益,也保证这些考生的利益,这不就是一种兼顾吗?实际上也不是多复杂的,当然这些孩子也有一个门槛儿,比如说你在这儿工作,父母在这儿工作多少年,有多少纳税证明,在这个城市做了贡献了,也在这儿有一个条件,不是说你来了三个月就行,这也不妥,否则感觉成本太大了,不便于管理。

规范起来之后大家都知道,就这么一个规矩,在这个城市工作多少年,或者有父母一些条件,有一个门槛儿,既保证这个地方的孩子不受影响,他们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也是民族的未来,他们也是照顾到。我想教育部领导他们会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你们包括社会上应当正确对待这件事情,国家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会尽快解决,袁部长昨天有记者问,他说十个月之内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主持人:其实从技术层面来讲,应该说是可以解决,虽然成本上比较大,或者短期内程序上做起来比较困难。还有一个问题是,这几年很多高校启动了自主招生,您作为校长,不知道河南是不是也开始做自主招生,您怎么看?

娄源功:河南大学有自主招生权,我觉得这是一种积极有意义的尝试,正像你所讲的,在操作过程中间一定是要阳光、透明、公开。另外,学校要建立一个非常完备的机制,靠机制来把这个事管起来,减少认人为的因素,所以任何人就不能变成一个机制,什么是机制?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火车的轨道不是谁都能变的,有一点这个意思,必须按照这个规矩来,你管好它就行了,这是一个方面。要建一个好的机制。这个机制哪怕最初不完善,但是总比没有好。第二年总是可以完善,哪里出了问题就在哪里解决,这是一,是一个机制。我觉得自主招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教育多年来人们议论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有人问我大学生就业难,你们也有体会。

娄源功:今年需要多少大学生?四年前有人知道,你们知道吗?我说这个话不是说真正有人知道,四年前也不是真正有人知道,四年后也不是真正有人有人知道,但是造成这种现象就是让你感觉似乎知道,这就是典型的计划招生。比如河南大学本科招了一万零多少个,精确到个,是不是典型的计划,你就告诉人们四年后需要怎么做,是这样吗?不是。推而广之到全国定了多少万毕业生,四年后就要走向社会,把这种现象抽象出来就是典型的计划招生和完全的市场择业出现了矛盾。从根子上就出了问题。所以,目前学校的自主招生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还应该探索如何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就业和市场融合的问题,不能没有计划,也不能高度计划,高度计划和完全市场,高度计划招生,完全市场择业,这个矛盾从根子上就存在。

主持人:您也提到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这也是大家很关注的问题,但是您刚才讲了,从招生和需求可能有一些出入,但是我个人的理解,可能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也就是说其实这也是大家这几年讨论比较热的,就是大学应该培养出什么人来,因为从中国整个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来看,其实对于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人才的需求,他的增量其实还是很多的,这也是为什么出现一方面有的企业找不到人,同时又很多人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这样就进入中国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能不能和中国整个的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基于产业结构的人才需求之间出现了断裂,所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这可能也是一个问题,这是高校进行反思的问题。

娄源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我们在河南大学强调了三个融入,一个要融入国家战略,这是我们最基本的,这次在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高等教育要和科技结合,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高等教育要融合国家战略,第二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我们希望两个大学都能够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包括985、211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第二就是融入区域发展。第三,要融入行业。你培养的这些人总要归属于某一个行业,你要考虑到行业的急需,他需要什么样的人,你就按照这个行业的用人要求,调整你的教学计划,这些公共课,基础课,学生平台课不会发生变化,就是专业的增设问题,这一点凡事搞教育这些行家,他们都是很明白的,就是这个学科的过程是不会发生过程的,专业课程调整一下就会能适应。

我们曾经设想大类招生,经济类的,某某类的,按照大类招生,一年后,第一年选学校,第二年选学院,第三年选专业,第四年选方向,这样缩小人才培养跟社会之间这种差距,因为四年前就定了什么专业,四年后社会上发生变化,这样把前面的按大类培养,到二三年级注意到,四年级又注意到了,这种适应性就会好。

主持人: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就是希望包括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在内的河南高校更多进入中央或者是国家财政支持的高校里面去,同时另外刚才用了一个“痛”字,目前为止河南大学,包括郑州大学也依然不是985高校序列里面的,但是今年也是河大百年校庆周年纪念,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回顾整个河大的历史,有辉煌的学术的渊源,包括学术的积淀,可以说河大又是具备了历史,又是具备了资源,又是具备了贡献,那么他却偏偏没有进入到985,是不是985的评价标准有一些问题?

娄源功:我跟你说三句话,第一句话就是河南大学有什么,就是今年要进行100年校庆,认认真真总结建校10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教训。河南大学一共培养40多万名校友,这里面有非常优秀的国内外知名的校友,现在大家都熟悉的梁光烈国防部门,周而复、马可等等,从这里走出的院士和学部委员是83个,省部级干部有300多人,他们都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岗位到一定层次之后从事领导工作的,这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当然学术方面这些大师就是有83个学部委员,两院院士为代表的一批科技方面的学子。

第二个就是河南大学目前有7万名在校学生,其中全日制53000名,成人教育1.3万。第二句话,河南大学干什么,教书于人,文化传承与创新,做这四件事情,这里面有很多例子可以举,比如说全国所有的机场,40多个民办机场,现在这种气象保障系统就是用了河南大学的技术,还有2008年奥运会气象保证系统就是河南大学提供的技术,这是典型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例子。

主持人:这是我们第一次知道。

娄源功:河大比较朴实,不大善于宣传,我也认为他们应该宣传宣传这件事情,就是体现了河南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做的贡献。2008年奥运会的气象保障系统就是河南大学提供的,现在40多个机场的气象保证系统也是河南大学提供的,哪天坐飞机,说由于天气原因天气不能起飞,就是河南大学这个系统设计,达不到飞行的条件,降落的条件。

主持人:是不是设计的太严格了,老是晚点。

娄源功:安全是第一的,当然有别的因为误点,不能怪罪河南大学。第三个,就是我说那个“痛”,河南大学缺什么?河南大学缺名分,历史上有很大的贡献,刚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985、211,这些公信力比较强的大学,应当有一个评价标准,52年的院系调整有他的合理性和时代性,按照经济大区来调整,高校的布局。改革开放这30多年来,各个区域的经济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关于经济区的这种战略布局也发生了变化,像中原地区,缺中原经济区,改变这种布局,或者是完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有它的紧迫性。

第三个是认定哪一个学校达到优质教育资源的标准,就是985、211有它的科学性,人们问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到底是凭什么,人们凭历史有比你长的,凭水平有比你高的,凭贡献有比你大的,过去进去的都是符合条件的。还有很多没有进去,无疑说进去的985、211他们够条件,因为总理讲的,你总量不足扩大量,布局不均就布局,这是一个认定问题很简单就解决了。这些没有进去的他条件很好的,有一批地方高校,只需要你认定一下就够了,所以我们希望中央能够考虑到这些问题,在原有的985、211高校中布局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以解决总理去年讲到的总量不足,布局不均的问题。总理都注意到这个问题。

主持人:需要钱的。

娄源功:有的时候也不仅仅是需要,需要理念的,需要观念发生变化,就看你是什么样的观念,比如河南大学最需要的不是说我不缺钱,我需要有一个名分,名正言顺,这样对就业有好处,现在就业因为这种名分会造成一种歧视,不是什么985的不要,不是211的不要,这就造成一种大量学生心理上的负担。

主持人:其实没有必要。

娄源功:没有必要,其实都是国家的未来。

主持人:感谢娄校长今天跟我们分享很多您对教育,可以深刻感受到您处于一个名校的校长,河南百年老校的校长,对于教育和国家的情怀,但是因为时间缘故,今天访谈就结束了,最后您跟网友表达一下您的心情。

娄源功:第一个心情是来到这里很高兴,能够和众多的网友分享一下我们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主题就是关于中原经济区超过一亿人口的大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需要有高等教育的支持,强烈的支持,我们想提醒中央相关部门能够给予这样一种现实,对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高等教育方面的支持,希望把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这两个大学纳入到教育部管的高校里面,或者是给我们一所985,再增加一个211大学的名分,这样使得能够聚集人才,说白了就是能够聚集一些相应的人才,所以在大学生出去就业也能够比较顺利,确实这两个学校有很多学科都非常强的,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表达的一个核心的事项。谢谢各位网友,也谢谢你们。

主持人:感谢娄校长,希望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欢迎各位网友的收看,再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