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4日讯(记者 闫景臻)为改变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落后现状,教育部曾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启动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但是,遗憾的是,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认为,作为振兴计划核心内容的“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忽略各个省份人口数量、经济发展、高等教育现状以及高校自身的历史贡献、发展实力、社会影响等诸多因素,仍然采取“一省一校”的遴选政策。“这致使等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地方高校,再次错过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201年全国两会,娄源功带来了建议《调整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突破一省一校政策限制》的提案,希望国家充分考虑不同省区之间、不同经济区之间人口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突破“一省一校”政策限制。
调整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突破一省一校政策限制
全国政协委员 河南大学校长 娄源功
中西部地区占有我国国土面积的85%,全国总人口的56%,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落后薄弱。在各方的关注支持下,虽然近年来中西部地方高校的数量已经有很大增长,但教育部直属高校数量偏少,总体质量低的面貌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已经成为区域协调发展、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障碍。
有关部门采取的积极措施和存在的问题
为改变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落后现状,2004年,教育部与中西部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自治区)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协议,共建22所地方大学,从宏观指导、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给予共建高校大力支持。2012年,教育部联合发改委、财政部又启动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3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专项支持一所地方高水平大学,从2012年开始到“十二五”末,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及政策的支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带动地方高等教育跨越发展。这两项“民心工程”实施以来,一大批中西部区域高水平大学受惠,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办学实力、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但遗憾的是,作为振兴计划核心内容的“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忽略各个省份人口数量、经济发展、高等教育现状以及高校自身的历史贡献、发展实力、社会影响等诸多因素,仍然采取“一省一校”的遴选政策,致使中西部地区一批基础较好、水平较高的地方高校再次错过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国家实施振兴计划带来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对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意见和建议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调整教育结构、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继续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推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课程)录取率,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为此,我们建议:
打破“一省一校”政策限制,扩大中西部高校入选范围。
建议由国家有关部门共同组成专家组对中西部高校振兴计划第一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在保证重大政策和措施延续性、连贯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不同省区之间、不同经济区之间人口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突破“一省一校”政策限制,将中西部地区办学历史长、基础好、实力强的地方高校纳入“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彻底改变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国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
建立进入、退出机制,让中西部地方高校获得机会公平。
公平不是平均,也不是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公平是平等地对待相同的,有差别地对待不同的,对弱势进行扶持。公平是人类有史以来不断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教育事业发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希望国家在实施中西部高校振兴计划过程中,建立“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动态进入、退出机制,通过考核,根据绩效进行投入,考虑到投入与产出,让中西部地区其他地方高水平大学也有机会获得国家层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