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大河报》一所有实力的大学

作者:王鲁峰 朱琨 王灿 来源:2015年06月23日 《大河报》 已访问:责任编辑:王宏宇

1943年夏,国立河大文史系毕业生合影。资料图片

开篇的话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70多年前,抗战烽烟遍地。那是中国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也是中国高教史上最悲壮的一页。

仅1937年7月到1938年8月,中国的108所高校,就有91所遭到破坏,10所完全损毁。25所因战争而陷于停顿。

为抢救和保存中国文化教育血脉,中国的大学开始了罕见的大迁移。最广为人知的是北大、清华、南开组成的“西南联大”。据不完全统计,迁校3次以上的有浙江大学等19所,迁校4次的有私立东吴大学等8所。

彼时河南唯一的高等学府——河南大学,流亡八年,师生跋涉上千公里,辗转五地办学。艰难竭蹶的迁徙路上,河大人刺刀丛中觅诗,炮火声中诵读,并以卓越的办学成绩,在战时由省立升为国立,其情其志,追之念及,可歌可泣。

这所百年名校,生于忧患,长于磨难,与国同担当,与民共命运。

1912年初创时,它为中原儿女在家门口打造了一个出国留学基地,功德无量;抗战时,它艰难传承中原教育事业的火种与希望;建国初期院系大调整,它忍辱负重,折枝为林;改革开放初期,它努力打造综合性大学,为河南发展提供复合型人才……

无论风雨如何变幻,河大一直在大写着“担当”二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夫国之强强于学,一省亦然。一所河大,跨越百年,汤汤如海,先锋夺人。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河大精神与中国精神,一脉相承;河大责任与社会发展,同音共振。

千年雍容,百年风骨,河大精神,历久弥新。

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请跟随大河报记者的笔触,重温一所百年名校的卓然风华。


 守于烽火 月是潭头明-------抗战时期,流亡办学八年,因成绩卓越,由“省立”升为“国立”


6月19日,大河报记者在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找到了一份“国立河南大学通讯录”,并在医学院五年级学生(1943年)名单中,查到了“张效房男23河南开封”的资料。今年初,大河报曾重磅报道过这位95岁高龄的中国眼科学界一代宗师。

一个人在学问上能否有成,大多取决于他早年求学时奠定的根基。正所谓,“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张效房在自传中,曾用了诸多篇幅描述“嵩县求学”——

“河大医学院是当时北方最好的医学院,拥有一批一流教授,这在战时十分难得。如全国著名的解剖学家李赋京、微生物学家张效宗、眼科学家张季平、神经内科的张静吾等教授。他们大多留德归来,是德国著名大学的医学博士……”

在这份学生名册上,“感动中国人物”获得者、“大医”胡佩兰,是低他一届的师妹;他的同班同学魏太星,是全国劳模、我省心血管病权威、心电图学鼻祖;郑效文,是骨科权威,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岳阳医院院长……

“世纪老人”张效房,是河大流亡办学史上的一个侧影。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内的大学纷纷迁徙。河大师生也分成两路,分赴信阳鸡公山、南阳镇平。1939年5月,镇平也沦为战场。河大师生无奈再次辗转迁徙至洛阳嵩县潭头(潭头今属栾川县)。

正是在这一年夏天,开封学子张效房先去镇平后又追到嵩县赶考,一路搭货车、骑毛驴、过河、爬山,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医学院录取。

在潭头这个树石苍蔚的豫西山区,河大师生度过了五年相对安定的岁月。彼时,在嵇文甫、张邃青、樊映川、张静吾、郝象吾、王鸣歧等名师培养下,学校气象万千学子风貌蔚然。

1942年,河大由省立升为国立。1944年,战时搬迁大学综合评估中,河大以教学、科研及学籍管理的出色成绩,被评为全国国立大学第六名。到1945年底重返开封时,河大已经从离开时的1000多学生的省立河大成长为有2000多学生的国立河大。

1944年5月12日,日寇西侵,血洗潭头。河大师生又开始了仓皇心酸的逃亡路。

之后,河大人又先后搬迁到南阳淅川、陕西宝鸡,一任颠沛流离,却一直顽强进取、弦歌不绝。

河之南,国之殇,不敢忘。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河大正在筹划“重走河大抗日流亡办学路”活动。暑假期间,河大师生将用脚丈量历史,用心书写校史,重温先辈们是如何用生命写就了一部令人荡气回肠的“烽火育才记”。


造血教育 折枝再为林-------院系大调整,最萧瑟时,仅剩四个系,但依然撑起河南教育一片天


70年前的抗战烽烟远去,河大的艰难磨砺却并未结束。

在《河南大学章程》中,有一段河大的“自我介绍”——

“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初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选建于中国科举考试终结地——河南贡院旧址,汇聚河南大学堂等校文脉。1923年起,历经中州大学、河南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成为国立河南大学。1952年起,先后易名河南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200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协议共建河南大学。”

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看来,这是103岁的河南大学对自己经历最简略最平静的自述。其间每个字节,对熟悉校史的读者来说,都隐藏着巨大的感情风暴。

仅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这个节点,就牵动着多少河大儿女的心弦。

恢复是因为失去。失去的原因是1952年到1962年的院系大调整。一个具有良好学术生态,拥有文、理、工、法、农、医六大学院的河南大学,被无形的力量粗暴地拆分为若干单科性学院,成为中南地区牺牲最大的高校。最萧瑟时,校本部只剩下中文、历史、地理、外语四个系。

后来河大校史的描述者把这10年校史概括为“折枝成林”,而这个说法又包含着多少痛苦和无奈!

即便如此,河南大学依然忍辱负重,坚韧地支撑起河南乃至中国中部地区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比如河大在“开封师院”时期,不仅培养中学教师,也培养大学教师,这些人才成为河南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师资来源。最高峰时,河南各师范院校中,河大毕业生保守估计在半数以上。

同时,从河大分离出去又重新组合起来的各种资源、各个新成立的单科院校,快速萌生,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

河大枝叶,遇水融,遇土生。痛苦折枝,却又欣然成林。


继往开来 世纪大跨越-------植根中原文化沃土、打造地区人才培养高地


2014年岁尾,河南大学恢复校名30周年之际,恰逢新版《河南大学章程》修订完成。曾经的河大中文系77级学生、如今的河大党委书记关爱和,提笔作文为贺。

他说,“30年间,河南大学把敬畏与低调植入心底,把骨气与自信融入生命,把迎接挑战、逾越难关、奋力前行作为常态,以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不懈努力,化小胜为大胜,由量变到质变,赢得了河南大学一个又一个最为珍贵的黄金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初期的河南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综合性大学。1984年,恢复校名后的河南大学,开始突破师范学院文理学科的框架,按照综合大学学科设置,加快自我发展。

在关爱和看来,当年为恢复河南大学校名而作出努力和贡献的前辈先贤,他们的名字应该和创办者林伯襄一样留名在校史。

创业者筚路蓝缕,承继者奋力前行。

如今的河南大学,形成了“植根中原文化沃土、打造地区人才培养高地”的办学特色与传统,主动融入国家战略、融入河南发展、融入行业进步,面向行业、面向企业、面向事业,始终不渝,助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

“嵩岳苍苍,河水泱泱,中原文化悠且长。济济多士,风雨一堂,继往开来扬辉光……”70多年前,嵇文甫先生在潭头时期写就的河南大学校歌歌词,意象苍茫雄阔,似黄钟大吕之声,至今仍在回响,悠长复悠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