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各培养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豫教工委办〔2023〕22号)要求,决定在全校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主题教育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宗旨
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提升对思政课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对象
全校全日制在校学生。
三、活动时间
2023年6月27日至2023年9月1日。
四、活动内容
(一)“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青年建功新时代”——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
1.参赛方式:学生以团队形式参加,每个团队不超过6名学生,其中主讲人不超过3人。团队的主讲人应为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直博生应在硕士学段)。
各团队可选配1-3名思政课指导教师。
2.主要内容:大学生在思政课教师指导下,组建团队,以“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青年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开展教学,结合思政课有关章节或专题进行教学设计,创新讲授“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坚持小切口讲大道理、身边人讲身边事,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化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识和思考,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精神风貌。本次活动以小视频的形式进行。
3.活动安排
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组织(2023年6月27日—7月28日):各单位指定专人为活动联络员,于7月10日前进入本次活动联络员群(QQ:868013696,备注改为“学院+姓名+电话”)。各培养单位根据活动要求开展广泛宣传、积极组织学生参与。
第二阶段:作品上传(2023年7月29日—8月20日):各单位联络员把视频作品、《河南大学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活动报名表》(表1)和《公开课作品汇总表》(表2)放入一个文件夹(以“学院+大学生思政课”方式命名)上传至“坚果云”平台,将坚果云平台中该文件夹的链接发送至邮箱henumkstwxxb@163.com。表1和表2加盖单位公章并扫描成PDF文件后上传。各单位推荐的作品数量不限。
第三阶段:作品评审(2023年8月21日—9月1日):主办方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个,优秀指导教师若干名。对于获奖作品和优秀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4.视频要求
(1)制作一张作品封面图片,包括授课主题、报送学校、学生团队和指导教师等信息。封面图片应字迹清晰,大小不小于3M。
(2)作品总时长不超过12分钟,并剪辑为数个小视频上传单个小视频长度控制在180秒以内,每个小视频内容要素完整可独立成篇。视频片头应清晰呈现作品主题。所有视频作品中不能出现或暗示报送学校、团队成员、指导教师等基本信息的内容。
(3)作品形式以主讲人讲课实录为主,以PPT课件配合为辅。“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作品原则上不使用PPT。
(4)作品音视频清晰稳定、音画同步;格式为“.MP4”,像素不低于720×576PIX。
(二)“我心中的思政课”——大学生微电影制作活动
1.活动主题:本届微电影展示活动以“我心中的思政课”为主题,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突出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这一历史和实践背景,带领大学生走进“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微电影创作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以学生视角、艺术手法展现大学生心中理想的思政课,呈现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精彩故事。
2.活动安排
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组织(2023年6月27日—7月28日):各单位指定专人为活动联络员,于7月10日前进入本次活动联络员群(QQ群:868013696,备注改为“学院+姓名+电话”)。各单位根据活动要求开展广泛宣传、积极组织学生参与。
第二阶段:作品上传(2023年7月29日—8月20日):各单位联络员把视频作品和《微电影作品汇总表》(表3)放入一个文件夹(以“学院+大学生微电影”方式命名)上传至“坚果云”平台,将坚果云平台中该文件夹的链接发送至邮箱meibian666@qq.com。《微电影作品汇总表》加盖学院公章并扫描成PDF文件后上传。各单位推荐的作品数量不限。
第三阶段:作品评审(2023年8月21日—9月1日):主办方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个,优秀指导教师若干名。对于获奖作品和优秀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3.作品要求
(1)作品题材:可涵盖本专科各门思政课必修课、选修课知识点,重点结合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对身边人身边事的影响变化,揭示党的理论创新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2)视频类型:第一类是学生讲解类,如学生讲解课程中某一知识点、学生自主案例展示等。第二类是师生互动类,如就课程内容或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师生互动,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点评为辅。第三类是自由创作类,如用表演情景剧或动漫设计等方式表达课程内容或青年学生对思政课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期待。第一类和第二类视频建议创作坚屏作品,时长180秒以内,大小不超过200M;第三类视频建议创作横屏作品,时长15分钟以内,大小不超过1G,并剪辑为数个180秒以内的小视频,每个小视频内容要素完整,具备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
(3)创作手法:微电影主角应是学生,要以学生的视角来呈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或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幕后故事,出镜的学生必须是在读的大学生,出镜教师必须是思政课教师,不能是只有教师出镜的微课展示。使用资料、图片、外景实拍、实验和表演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应符合教学内容要求,与讲授内容联系紧密,技术手段选用恰当。选用影视作品或音乐、图片以及自拍素材,应符合国家相关版权法律法规,并注明素材来源,一般不选用地图类素材。涉及人物访谈内容时,应加注人物介绍。视频动画的设计与使用,要与课程内容相贴切,能够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动画的实现须流畅、合理、图像清晰,具有较强的可视性。
(4)署名要求:在传统的以视频生产岗位不同分工署名的基础上,增加学生主创团队和指导教师(团队)署名。学生主创团队排在第一的默认为学生负责人,指导教师(团队)如果是多人,排在第一的默认为首席指导教师。视频中学生主创团体和指导教师(团队)名单,应与作品报送时在“青梨派”填报的名单一致。在所有后续流程中,学生主创团队和指导教师(团队)名单均以视频中的名单为准,不能更改。
(5)技术规格:具体可在“我心中的思政课”微信公众号“青梨派”网站、“我的青梨派”微信公众号查阅。
①视频信号源。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格式:建议采用1080P或以上。
②音频信号源。声道:立体声、双声道。声音和画面同步,无明显的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③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视频压缩采用H264编码、包含字幕的MP4或MOV格式。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低码率不得低于1024Kbit/s。视频分辨率及宽高比:坚屏视频画幅宽高比不低于9:16,分辨率不低于1080X1920:横屏视频画幅宽高比不低于16:9,分辨率不低于1920X1080。视频帧率为25帧/秒或以上。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
④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采样率48KHz,音频码流率128Kbps(恒定)。字幕文件:字幕与视频同步封装,无需单独提交字幕文件,横屏视频字幕按传统方式呈现于视频底部、坚屏视频可按内容逻辑以合适的创意形式呈现或者不呈现。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本次系列活动是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展示思政课学习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提升大学生参与度、增强大学生获得感的重要途径。各单位要加强统筹领导,充分发动思政课教师、大学生参与。
(二)创新形式,保障质量。结合实际,大学生在思政课教师指导下组建团队,探索特色思政课教学活动,严把政治关、内容关、格调品味关,打造精品课例,确保作品质。
附件.doc
表1:《河南大学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活动报名表》
表2:《公开课作品汇总表》
表3: 《微电影作品汇总表》
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
河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河南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