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河大

《河南卫视》聚焦百年河大系列报道第三十一集

作者:朱思敏   来自:原创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  刘旭阳

导语:百年河大世纪辉煌。河南大学在流亡办学的过程中仍然不忘紧抓教学科研,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并在1942年荣升为国立河南大学。

正文:流亡办学期间,一大批专家学者云集河大,教学之余科研不辍。这期间,张邃青教授写成《嵩山专著书目考》,张长弓教授编成《鼓子曲存》第一辑,任访秋教授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卷和《子产》两书,郝象吾的《演化与优化》、《演化倾向与育种方法》,王鸣岐的《河南植物病虫害名录(一)》,王广庆校长更是成果卓著,先后出版了《河洛方言》、《洛阳近年石刻出土记》、《语文发微》、《复音词声义阐微》等著作。另外,由郝象吾、嵇文甫、张邃青、孙祥正、王直青发起的,以李俊甫、杜新吾、郭翠轩等为主席团的学术讨论会,就各自专业阐述己见,使听众受益匪浅。为了指导学生的学术活动,学校还成立了校学术评议会,由嵇文甫任主席,李俊甫、王鸣岐等教授任委员,负责评议学生论文、指导学生比赛及课外学术活动。

潭头五年,河大在迎来了八年流亡中最为辉煌的时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43年,河大计划招生120名,而报考的人数竟高达3000余人,录取率仅为4%。这使河大在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942年,文史系学生宋景昌写出《全国皆兵论》,参加全国大学生论文比赛,荣获第一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潭头时期河南大学教学质量的不同凡响。

在潭头办学的五年中,河大共走出了634名毕业生,此外还有800余名在潭头读完大学一、二、三年级。

1942年3月10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了将省立河南大学改为国立河南大学的决议。

在颠沛流离的年代,河南大学为中国抗战时期的高等教育史写下了悲壮而又自豪的一页。

点击播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