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河大

《​河南日报》​王立群:弘扬传统文化 做好文化类节目

作者:王立群 来源:河南日报2021-07-19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作为在河南生活了近60年的“老河南”,今年看到了河南卫视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四大传统节日期间推出的《唐宫夜宴》《纸扇书生》《洛神水赋》等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非常兴奋。

这些节目,忠实贯彻了国家广电总局做好文化类节目、做好“中国节日”、讲好中国故事的正确导向。

我只想讲三个词:敬畏、视野、创新。

第一个词:敬畏。

“中国节日”是传统农耕文化的节日。

四大“中国节日”皆源自农耕文明,而且大都来自“祭祀”。

春节源自传统中国社会的腊祭,端午源自龙图腾崇拜,清明源自祖先信仰(祭祖)和春祭,中秋源自秋夕祭月。

古人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在传统中国社会,国家祭祀,是极为重大的事件。

没有敬畏,就没有尊重、没有弘扬。

做好以“中国节日”为代表的文化类节目,首先需要敬畏我们的传统文化。

这种敬畏必须发自内心,发自热爱,这对电视人是一次督促、检查。

第二个词:视野。

做好文化类节目,需要非常广阔的文化视野。什么是“文化视野”?

我理解的“文化视野”是一种文化的广泛,是深入的深刻认知。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包括并不限于诗、词、曲、赋、散文、骈文、戏曲、舞蹈、绘画、书法、宗教,以及众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里面蕴含着大量可供我们借鉴、使用的素材,已拍摄的场景,为我们以“中国节日”为代表的文化类节目,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创作素材、创作灵感。

中国电视的文化类节目并非只有河南卫视“出圈”的这几种类型。放在极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里,这只是万顷碧波中的一勺清水,是浩瀚大海中的几朵浪花。更多的内容,更新的形式,将会在这次国家广电总局召开的重要会议之后,遍地开花。

我们期待着。

第三个词:创新。

做好文化类节目,特别是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一种痛苦,创新又是一种快乐,创新是一个先苦后乐的过程。

创新带来的高度和重量级的关注度,决定于作品的原创性、新颖性。原创和新颖来自灵感。

灵感来自对传统文化的熟悉,一幅画、一首诗、一篇赋,都可能带来灵感。其中,大家应当关注平时不被特别关注的传统绘画,它往往能给我们提供直观的人物、服饰、场景、故事,这是构成一个节目的基本要素。

另外还要“融合”,融合古今,融合各种艺术表现手法,融合阳刚和阴柔等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