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起,百姓面临生命安危,白衣战士,不顾艰险,冲在一线,可歌,可泣!河大人张栋梁作词,杨晓村配乐朗读,以行动传播正能量!壬寅之秋,疫情肆虐,千家万户,宅家备战。叹绿城大地,疫魔突起忽降人间,来势凶猛,阴云弥漫,疫情面前,白衣战士冲在前,舍小家不畏艰险。与病魔决战,英雄挥剑斩乱魔,白衣战士谱新篇,大街小巷人车稀,千家万户阖家安。听从指挥,居家静默,按时核酸,秩序井然。万众一心创奇迹,团结奋斗齐....
转眼间,博士毕业到河南大学文学院工作已经四年多了。四年间,得益于学校、学院各位师友的关怀与帮助,我逐渐从一名萌新毕业生成长为了一名真正的高校青年教师。此次有幸在百十年校庆之际拜读了《河南大学忆往》这部访谈实录,进一步感受到了心灵的洗涤与震撼、思想的启迪与熏染,真切地理解了河大百十年的薪火相传和止于至善的精神追求,也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新河大人的自豪感与使命感。一、且把他乡作故乡在来河大工作之前,....
国庆长假期间,利用难得的闲暇机会,认认真真拜读了由河南大学档案馆王守中、刘银华主编的“新百年再出发——纪念河南大学建校110周年书系”之《河南大学忆往》一书,感觉收获很大,受益匪浅。本书以“口述实录历史记忆,积淀传承河大文化”为宗旨,在全校范围内精心挑选了33位各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访谈,通过整理文字资料,编辑出版了这部五十余万字的珍贵书籍,在母校110周年庆典前隆重推出,为母校的生日献上一份厚礼。....
9月25日,河南大学迎来建校110周年。百余年来,坐落于母亲河畔的河南大学,从古老的黄河中汲取着智慧和力量,也从未间断对黄河文明的探究,并积淀了深厚的学术传统。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在学校90年华诞时创立,虽然还很年轻,但在解码黄河文明、推进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系统深入、成绩斐然,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黄河学”正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9月18日,由该中心主办的黄河流域...
金秋时节,河南大学110年校庆之际,又一批青春学子投入这所百年学府的怀抱。他们将与奔跑在“百年名校振兴”之路上的河南大学共同成长,绘就人生的崭新画卷。这其中,有211名历史文化学院的本科新生。他们从大江南北奔赴铁塔湖畔的理由,除了河大本身的魅力,还有历史文化学院名师群体的风采、厚重深沉的底蕴、奋发进取的势头。这里,有一串闪光的名字。朱绍侯,享誉全国的史学大家、河南大学历史学科的标志性人物,主编的已超....
悠悠峥嵘岁月,百十浩荡征途。从抗战时期辗转迁徙坚持敌前办学,演绎艰难岁月中的“鱼水情深”;到新中国成立后折枝成林勇担时代责任,探索综合性发展道路重归“国家队”;再到进入新世纪深耕拔尖人才培养,实现“陌上柔桑破嫩芽”的创新与发展……历经风云变幻,纵然潮汐涌动,河南大学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孕育出传承数辈的不竭动力源泉,浇灌成时代接力棒的鲜明底色,指引前赴后继的河大青年汇聚起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