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级学子入学时,校名为“河南师范大学”,1984年毕业时校名已恢复为“河南大学”1984年5月,我校恢复河南大学校名。6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学校题写校名1984年5月26日,校报由《河南师大》改为《河南大学》恢复河南大学校名,是海内外河大人共同的心愿。1985年9月25日,遵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河南大学举行建校73周年庆典。来自海内外的校友回到母校,参加了庆典恢复河南大学校名后师生佩戴的校徽学校现存的相关文....
今年是恢复河南大学校名30年。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在河南大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改革开放大潮刚刚涌动的年代,校名的恢复,对积蓄力量、渴望发展的河南大学来说,是久旱而逢甘霖。恢复校名之后的河南大学,如同千回百转的长江冲出夔门,一路无可阻挡地奔腾向海。当年为恢复河南大学校名而作出努力和贡献的前辈先贤,他们的名字应该和创办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林伯襄一样留在河南大学的校史上。2014年的岁尾....
对于学者张长弓来说,八年抗战,是其著述的“关键时刻”。就以《鼓子曲言》为例,1948年正中书局版的《题记》称:“民国三十四年六月脱稿于宝鸡石羊庙,又二年二月改定于开封。”此文有曰:“三十三年嵩潭失陷,明年宛西战役,皆在极艰苦中,强力携出曲稿。”《张长弓曲论集》收录的《鼓子曲言》修订本,则是:“一九四五年六月脱稿于宝鸡,一九四七年二月改于开封,一九五○年三月再改于开封。”《鼓子曲言》第一章“历史与源....
1933年,我在上海主编文学杂志《现代》,每期都发表一些有新倾向的诗歌创作,造成了新诗坛的所谓“现代派”。文艺界的舆论,对它毁誉不一。李白凤是当时写诗很起劲的一个。他最初从北京寄稿来,不久,来到上海,我们便成了朋友,至今已历四十多年,尽够算是老朋友了。白凤是个坦率、耿直的北方青年。他坦率,所以胸无城府,喜怒立即形于辞色;耿直,所以受不了一点委屈。我喜欢并尊重他的性格。但是,从我这个以老庄思想为主养....
1978年金风吹起的时候,我走入了河南大学那座古老的大门。当时大门上的字叫开封师范学院。而当我走出来时,上边的字换成了河南师范大学。走出来没两年,又换成了老名字河南大学。河南大学的名字很有些历史,从多少年的老照片上可以看出,当年的“国立河南大学”门前,威武地立着两个大兵,显示出这座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学府的庄严。河南大学离古城墙不远,古城环绕了半圈丰茂的校园,氛围很好,让人感到厚重的围墙中,必有着厚重....
邓拓是我国著名社会科学家、历史学家、诗人、杂文作家。邓拓生于1912年,乳名旭初,学名子健,后进入晋察冀根据地,改名邓拓,笔名邓云特、马南邨、向阳生等,曾用名邓拓洲。历任《抗敌报》(《晋察冀日报》前身)、《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等职。著有著作和学术论文《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毛泽东思想开辟了历史科学的发展道路》等,并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了杂文《三家村札记》。1966年“文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