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团结报》: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的红色基因

作者:刘涛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岳鹏星

【编者按】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日前,黄河保护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二审稿中增加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内容。此外,《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等相继印发,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作出部署。

今日本版以专题形式,通过梳理论述黄河文化中的红色基因,并展示近年来民主党派相关建言,以期在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中发挥民主党派应有的作用。

黄河是中国最富人文内涵的历史性河流。中国自古就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和“黄河宁,天下平”的说法,保障黄河堤防的稳固安全、防范和赈济黄河泛滥造成的灾荒,始终被中央政权视作关系天下安危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发端于黄河流域的“天下观”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建构现实社会秩序的最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人文精神的渊源。现如今,在对黄河流域进行系统性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的过程中,清晰认识并明确把握“现实黄河”(水文地理层面)、“文化黄河”(历史考古层面)、“想象黄河”(中华文明源头象征和民族精神层面)之间的差异与关联尤为重要。

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黄河保护法草案二审稿中规定,要加强黄河流域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文物和遗迹保护,建设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弘扬以延安精神、《黄河大合唱》等为典型代表的黄河红色文化。这启示我们,在保护黄河、展示黄河的过程中,还应当从用好红色资源、讲活“四史”故事的角度,从增强民族团结、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全面认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对增强改革开放战略定力、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积极意义。

“天下黄河”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深刻关联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根本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倡导的全球治理观都是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深厚文化积淀。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塑造了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开放胸襟,凝聚起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内核,孕育出中华文明深厚的“共同体”意识,集中表达为与千秋治河密切相关的“天下观”。

黄河安澜、海晏河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千年梦想,黄河治理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活动,它的漫长历史进程凝结了中华文明治乱兴替的丰富经验。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追溯红色精神谱系形成延续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有关的许多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都与黄河有着深刻关联。

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很重视在黄河沿线地区的统战工作。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3年12月,在发表于《新民国》第1卷第2期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李大钊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正在行走的复兴之路,用充满激情的文字呼吁人们不要为面前困难吓倒,要拿出雄健的国民精神,像长江、黄河一样在悲壮的歌声和进行的曲调中一往无前。他向国民宣告:“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很重视在黄河沿线地区的统战工作。为团结胡景翼和国民二军成为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可靠武装力量,李大钊曾三次来到黄河岸边的古都开封。1925年7月31日,国民二军联合军校在开封正式开学,以胡景翼生前指定的著名国民党人柏文蔚(时任国民党中央特派员)为校长,军校学员来自学兵营及国民二军所属各部队的下级军官。联合军校以广州黄埔军校为蓝本,政治、军事教官由共产党员和苏联顾问担任。1925年8月,李大钊在开封第一师范学校发表了题为《大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的演讲,引起轰动。此演讲记录稿,刊登在开封第一师范学校进步青年学社创办的刊物《雷火》第8期上面。在演讲中,李大钊指出,中国的反革命势力远远超过革命力量,要想革命胜利,只有动员“全民觉醒”,都来参加尊重民权、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的国民革命运动。

长征胜利结束,标志着中国革命的中心由南方的长江流域转到北方的黄河流域。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万里长征胜利结束,标志着中国革命的中心由南方的长江流域转到北方的黄河流域。由陕甘根据地扩大而成的陕甘宁根据地成为发动新的革命高潮——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的策源地和出发点。在此之前,先期到达陕北的红一方面军曾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渡过黄河,东征山西。红军从1936年2月20日渡河入晋到同年5月5日回师陕北,历时75天,转战50余个县,横扫大半个山西,重创了号称拥有10万兵力的阎锡山晋绥军,沉重打击了华北的对日妥协投降势力,奏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的战斗序曲。毛泽东和彭德怀两人共同签发的《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提出:“我中华最大敌人为日本帝国主义,凡属食毛践土之伦,炎黄华胄之族,均应一致奋起,团结为国。”

渡河准备期间,毛泽东还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不朽词作《沁园春·雪》。这首词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从赞美壮丽山河引出对纵向历史的咏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初心使命不懈奋斗的强烈使命担当。“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等成为千古名句。以《沁园春·雪》的词意为主题,毛泽东题名的巨型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由关山月和傅抱石两位大师共同创作,画面上同时出现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东西南北、高山平原的不同地貌,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的不同自然景观,包含黄河文化的丰厚底蕴。

抗日战争时期,黄河沿线地区成为抗击日寇侵略的主战场。

晋陕交界的黄河河防,是由国民党驻陕部队和八路军后方留守部队共同守备的屏障西北、卫护西南的一条重要战线,也是陕甘宁边区通向各抗日根据地的重要通道。1938年春,日军占领风陵渡,进逼潼关,疯狂炮击河防阵地。为御敌于边区之外,八路军留守部队成立河防司令部,动员广大群众配合部队在重要渡口修建起有相当纵深的坚固防御工事,日夜侦察敌情。至抗战胜利前,八路军河防部队在晋西北、晋西、晋西南我军的配合和边区人民的支援下,先后对日作战达百余次,粉碎了日军对河防的23次进攻,歼灭敌人近万人,胜利完成了保卫边区河防的任务,创造了“抗战史上江河防御作战中绝无仅有的战绩”。

1939年4月13日,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大型合唱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抗敌演剧三队演出。《黄河大合唱》首演时共分为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光未然亲自登台朗诵了《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的惊涛骇浪和船工们搏风击浪的精神在《黄河大合唱》中得到充满艺术张力的展示。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雄壮而多变化的音节、富有情感的词句,就像风暴中的浪涛一样震撼人心。《黄河大合唱》一经问世,就迅速在中华大地上传唱,成为动员抗战救亡的精神号角、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力武器。它对危难时局的写照,对民族精神的鼓舞,以及它所具有的艺术水准,至今无人超越。“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词曲中描述的壮阔历史场景和恢宏磅礴的气势,都深深印在了中华儿女的记忆里,成为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音乐史诗。

黄河归故,刘邓大军突破国民党军黄河防线。

中国古代战争中有“以水代兵”的传统。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为阻止日军西进,下令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滚滚洪水流经中牟、尉氏,沿贾鲁河南泛入淮后涌入洪泽湖,导致河南、安徽、江苏共计44县市被淹,受灾面积2.9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000万以上,人为制造了5.4万平方公里黄沙弥漫的“黄泛区”。此后,花园口以下原黄河河道长期无水,堤防损坏,河床部分被开垦为农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黄河故道两岸坚持抗击日寇,建立起冀鲁豫和渤海两个抗日根据地;新四军游击支队穿越黄泛区向豫东挺进,与地方武装会合,逐渐发展成豫皖苏抗日根据地,打通了华中与华北两大根据地的联系,对陇海、平汉两大铁路干线发挥牵制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决定堵塞花园口决堤口,让黄河水回归故道。表面上看此举是要理顺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的关系,解除黄泛区人民的苦难,实质是为了配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给全面内战做准备。当时,花园口以下黄河故道约600公里,只有60余公里在国民党军队防区,其余全部在冀鲁豫和渤海解放区境内。黄河归故后,将同时把两大解放区一分为二,并形成限制华北解放区向南发展的天然屏障。中共中央虽然洞悉国民政府提出黄河归故包含的险恶用心,深知搬迁故道上村庄人民、修复毁坏堤防面临的巨大困难,但仍然坚持站在维护全民族共同利益的立场,真诚与国民政府有关机构和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合作,及时迁移救济下游河道内居民,组织了数十万民工自带粮食、工具修复黄河大堤。

1947年3月15日,花园口大坝合龙,黄河水全部流入故道。三个多月后,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突破国民党军黄河防线。1947年8月7日夜,刘邓大军12万余人突然甩开敌人,挟“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决绝气势,向大别山区实施千里无后方跃进。大军所克服的第一道难关就是“打破坛坛罐罐”,轻装通过黄泛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重要转折点。毛泽东在1947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上所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对此作出高度评价。他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而黄河归故过程中建立的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渤海区黄河河务局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筹建统一的治黄机构做了组织上的充分准备,给开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新征程积累了经验。

用新时代黄河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毛泽东在读五代史的批注中,将治理黄河与外敌侵略列为增强不同区域政治联系、维系中国统一的最重要因素。他说:“中国统一,为河与外族进攻二事。分裂则二事皆不能办。”也正是在以大规模社会动员追求“黄河宁,天下平”的过程中,黄河才成为最能激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文化表征,标示“大一统”国家完整无缺、不可分割的精神图腾。

斗转星移,时移世易。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中把握发展大势,避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将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承载区作为战略定位之一,并提出在沟通历史与现实、拉近传统与现代中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基因的具体路径,即“通过对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价值,增强黄河流域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建设厚植家国情怀、传承道德观念、各民族同根共有的精神家园”。

为达到此目的,必须深入挖掘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丰富资源,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中蕴含的思想启迪和治理观念,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中促进“文化黄河”成为各民族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刘涛,民革党员,河南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