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河大故事|陌上柔桑破嫩芽

作者:程亚敏 赵雪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已访问:责任编辑:马洁

“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2022年毕业季,在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场前,一幅以“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为题的签名墙格外醒目。红色喜庆的签名墙上,留下了一长串青春寄语与美好祝愿。

这其中,就有李印。2021年9月,他被成功推免至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这是一个“非典型学霸”的“开挂”故事。“读高中时,听说河南大学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生物学科是一流建设学科,我就毫不犹豫地报考了。”2018年9月,李印以优异成绩考入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生命科学学院,李印“小荷已露尖尖角”。毕业前夕,李印在SCI、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3篇,授权国家专利3项,主持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和中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2项,获得国家级奖励5项、省部级奖励3项、校级奖励20余项等殊荣。

像李印这样的优秀毕业生,在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还有很多,例如,被推免至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李恩泽与张怡童、考取莫纳什大学研究生的王衍霖、考取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研究生的刘奕洲……截至目前,2022届本科生已有117名成功考取研究生。其中,国内升学112名,国外留学5名,还有3名正在申请中。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800多年前,南宋词人辛弃疾写下这一生机盎然的词句,被宋纯鹏教授(河南大学原校长)多次引用,与师生们自勉自励。在他看来,河南大学拔尖人才培养如同破苞绽放的嫩芽,看似弱小,但它向着阳光,枝叶花实,生生不息。

模式:融多方之力建人才培养“特区”

1986年,24岁的宋纯鹏怀着热情走上讲台,一头扎进生物学研究的世界。

在宋纯鹏的带领下,一批批生科人历经艰辛磨砺,1987年河南大学生物系从零起步,1991年建成校级“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2011年与中国农科院合建“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9年获批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年农学院恢复重建,2021年三亚研究院揭牌成立,2022年宋纯鹏领衔的“逆境生物学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实现了2个学院、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研究院、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支撑一流学科育人的局面,探索出地方高校学科跨越式发展之路,这在国内并不多见。

宋纯鹏教授指导学生实验

河南大学,一所中西部地方大学,其生物学科从一无所有、一片空白艰辛起步,仅用30年光阴,就入选世界“双一流”建设学科,书写了一个令人称叹的故事。

2012年,河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设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河南大学菁英班”,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此举当年在我省尚属首例。

“菁英计划”依托生物科学本硕连读专业开始招生,每年招生20至30人。菁英班学生实施分段培养,在河大完成主要基础课程,学生可利用暑期前往上海参加夏令营,深入了解各课题组的研究内容及特色。在河大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优秀学生可被免试录取到河大或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

“我们需要卓尔不群,更需要八方借力。”当年,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宋纯鹏和生命科学学院负责人远赴上海签订该协议,“此种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助力学生理论学习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实现‘1+1>2’的协作人才培养效应。”

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上,河南大学不断尝试,耕耘不辍。例如,实施“一制三化”(导师制、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培养,强化实践创新,形成了“3+1+3”国际育人、“111”计划国际合作、“2+2”国际联合博士培养等国际模式和“明德计划”“卓越计划”“菁英计划”“全员导师制”等国内模式,构建了从协同到自主、地方高校可借鉴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经积极推广,河南大学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中文、经济等7个学科现已实施“菁英计划”本硕一体化培养。

此外,河南大学还全方位引进中科院的生命科学进展课程,购置可以与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远程视频系统对接的视频教学系统,突破地域限制,随时切入中科院的优质课程。本着“科教协同”理念组建“生物学优质课程”,联合编著、翻译出版经典教材。例如,2004年引入吴乃虎教授的《基因工程原理》优质课程;2005年两院合作开展北京大学暑期培训班;2010年联合复旦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翻译出版国际著名教材《植物生理学》,2015年再版印刷超过2万次;2012年签署“菁英计划”引入中科院《生物学理论基础与前沿》优质课程,联合编著教材《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等等。

在河南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立新教授看来,学校历来重视拔尖人才的重点培养,着力探索全方位、多角度的路径,培养一大批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拔尖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作出贡献。

核心:复制卓越科学家“成长密码”

谈起生命科学学院的“卓越生科沙龙”,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吴建伟如数家珍,“学院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作为主讲嘉宾,现已开展15期,7000余人次受益。”

多年来,“卓越生科沙龙”坚持“学无止境、境如生命”的生科文化,弘扬“生物学跨越式发展”的艰苦创业精神,营造“敬业、诚信、务实、创新”的院风氛围,自觉向“根植中原沃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专业领军人才之培养目标努力。

引进大师课堂。自2012年签订生物科学“菁英计划”合作协议以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每年约15位专家来校开讲“生物学理论基础与前沿”课程,包括许智宏、陈晓亚、朱健康、饶子和、林鸿宣和赵国屏等院士在内的160余位专家来校上课。欧洲科学院院士Jean-DavidRochaix、科研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王学路教授、追“光”30年的张立新教授、昆虫专家周树堂教授、学校“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第二层次特聘教授韩士杰教授、青年科学家冰洋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徐小冬教授、杰出校友王二涛教授等都曾做客“卓越生科沙龙”,前后10余届学生聆听大师课堂。

麦考瑞大学副校长Sakkie Pretorius教授做客“卓越生科沙龙”

坚持“学术大师—教授”带动培养。学院先后培育聚集“973”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杰青3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百千万工程”入选者5人,5位教师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位教师入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学术大师—教授”以授课讲学方式参与人才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导师。

注重传统文化熏陶。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教授在《与青年朋友谈心》中,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入题,讲述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号召青年学子既要继承悠悠千年风骨底蕴的精华,又要学会融会贯通新时代的先进思想,做一个勇于奉献、敢于担当、为民族为国家作出贡献的知识分子。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宝明教授以“情怀+胸怀=人文有道,行者无疆”入题,深入讲解“孔子的道”,系统阐述中国人的情怀观,使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教授做客“卓越生科沙龙”与青年朋友谈心

此外,学院还连续多年举办“卓越生科”本科生学术文化节,首期活动有102位导师、582名学生参加;开展“我与大师面对面”交流活动,依托“中原生命科学论坛”开展科技前沿与创新交流等,这都为学生营造了浓郁的学术生态环境。

目前,生命科学学院已逐步形成独特的“三化育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传统文化熏陶,夯实人文精神;注重学术文化引领,传承创新精神;注重特色文化浸润,发扬大学精神。

课堂:从“专业成才”到“精神成人”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给各地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3年来,在思政教育方面,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着力搭建 “思政导师—思政课程—思政实践”三位一体的育人课堂平台。

在本科生中实施全员导师制。除了专业指导,将“导师制”从课内延伸至课外,课内课外齐发力,在“三全育人”路上步履不停,将学生思想引领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小课堂连上时代大课堂。自2000年起,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河南大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立项建设40余门院级课程思政项目,促进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课堂上,延安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经常被融入教学,在学生心中播撒爱国主义的种子。“2020年2月17日,针对当时新冠疫情严峻形势,刘彦春老师通过‘雨课堂’‘微信群’等方式,为我们讲授《气候学》。在完成专业知识框架授课后,刘老师引用了杭州建兰中学809班班主任郭简老师写的一封信,令人动容,激发了我们做一个有大爱有大义有专业有贡献的人。”被保送至厦门大学读研的颜永祺回忆说。

“新奇!使用软件就能完成细胞培养,实验还原度很高。”“太有成就感了!通过操作软件,我很快见证了自己培育的蝗虫一次次蜕皮、金斑蝶从毛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这是生命科学学院学生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时的感慨,也是学院着力打造“金课”的真实写照。2018年,时任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苗雨晨教授担任《动物细胞培养》项目负责人,仅用一个月的时间,项目组连闯院级、校级、省级三关。之后,经修改完善,该项目于当年年底成功入选国家级项目,2019年3月正式获批证书。近年来,学院已取得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但获批教学类国家级项目尚属首次。

“每学期,学院积极组织我们参加‘开学第一课’‘劳动教育实践’、精酿啤酒、普鲁蓝莓发酵、临空生物园参观等实践活动,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这也正印证了‘重实践’的理念。”被保送至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丁佳琪说。

目标:为国为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建校110年来,如何更好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拔尖人才,是国家高精尖人才培养之需,也是河南大学长期探索努力的方向。

改革开放后,河南大学拔尖人才培养出现过独特的“河大现象”。1986年,张锁江(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大学校长)从河南大学化学系本科生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36个春与秋,13140个日日夜夜里,发表SCI论文350余篇,编写中英文专著7部,获国际国内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

进入新世纪后,河南大学借国家启动拔尖计划的东风,从机制建设、理念引领、资源保障等全方位、多元化投入,培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沃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2年4月18日,喜讯传来,宋纯鹏主持完成的“‘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生物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这是生命科学学院“基于科教协作‘菁英计划’的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获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之后,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据生命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王刚教授介绍,恢复建院35年间,从学院走出去数千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具有扎实生物学基础知识、全面科学素养、宽广世界胸怀和深厚家国情怀,大多已成为活跃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等领域的中坚力量。

河南大学校长张锁江院士调研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

近年来,生物经济正在加速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的新经济业态,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抢抓机遇,加快学校生物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如何紧扣“建设研究型、综合性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勇担“一流学科、一流人才”的办学使命,张锁江教授坦言,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曹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