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土木建筑学院奋战一线抗击疫情侧记

作者:魏森杰 赵艳忠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马洁

从10月24日0时起,校园实施封控管理,平日里,热闹的校园,顿时静谧。安静的,让曾经的熟悉,竟变成了陌生。心怀使命,肩负荣光,一声令下,奔赴抗疫战场。此时此刻,耳边响起,“共产党员,先上!”这声音,是战斗的号角,更是青春的担当。连日来,土木建筑学院的志愿服务队伍,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守护着广大学子的安全,保障着学生的日常生活。疫情当下,广大师生心相连、情相系,在抗击疫情面前,永远在一起。

——知行常相须,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

抗疫还远未到可以“歇歇脚”“松口气”的时候,动态清零是现阶段基于我国当前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关键是要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广大师生必须认识到,针对疫情防控,“躺平”没有出路,目前来看,绝大多数“躺平”国家都付出了巨大代价,感染新冠病毒仍是一些国家人民的主要死因之一,必须坚定信念和信心,莫被带了节奏,更不能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为此,学院党委书记李社教和院长岳建伟第一时间入住校园,带领大家冲锋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学院很多教师所住小区被划为封控区,严禁人员出入,无法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岳建伟要求大家,在严守疫情防控政策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形式为学校疫情防控贡献力量,用心上好网课,主动关心自己的学生,校园内外,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用“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河大精神,激励每一位河大人负重前行,以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用大家的艰辛和付出,换来学子的健康平安,换来学校尽早恢复往日的热闹。

疫情面前,没有一个是看客。李社教说,只有经历过,才会有真切深刻的感受,才能促动内心的真情,才会有自觉的行动。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分散的被集中起来,弱小的被团结起来,学校的精锐力量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师生们最美好的情感被联系起来,最可贵的品格得到发扬,最美的情愫已经升华,每个人都要自觉弘扬和传承这伟大的抗疫精神,并内植于心,时刻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疫情之下,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面对疫情,许多人有这样的疑问“我能做些什么?”其实,不论是“宅在宿舍”,遵守各项防疫政策,自觉做好个人防护,用微小力量抗击疫情;还是“冲在一线”,作为志愿者服务广大师生,用实际行动支援抗疫,传递抗疫正能量,每个人都可以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10月24日,学院第一时间组建志愿服务队伍,这支队伍中,有年届花甲者,有孩子才一岁多的母亲,有带病坚守者,更有主动请缨者。他们陆续进驻校园,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都是平凡的人,在戴上“红袖章”成为志愿者的日子里,在穿上防护服变成“大白”的那一刻,他们更加深刻的明白,身上所肩负的使命和那份守护广大学子生命健康安全的重担。

师者担当,“疫”不容辞。学院办公室主任王永锋博士,右腿小腿处已肿胀多日,创伤面痒得难受,走路已显吃力,但每日配送三餐他从未缺席。每次送餐回来,学院团委书记徐贵香就会与孩子视频,只听画面里她的孩子哭喊着,“妈妈,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原来她爱人一个人在家照看两个孩子,真的不容易。夜深人静时,你能听到许多人的秘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奋战在疫情一线逆行而上的志愿者,负重前行,心中一定有坚定的信仰,为“人师”者,不忘初心,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

——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嗷嗷待哺的幼儿需要抚养,全民抗疫的时刻,家人也需“爱人”的陪伴,共克时艰。但是,这次疫情,来势凶猛,传染力极强,传染途径非常诡异。面对如此形势,战斗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作为志愿服务队员,与家人暂时别离,舍开温暖的“小家”,投身“为大家”的战场。这别离,不是分离,是爱的力量的传递。这份愁绪,不是愁苦,而是对必胜决心的坚守。

学院副院长党玉敬,母亲已85岁高龄,前段时间被撞倒伤及脑部,已住院治疗多日,他作为母亲唯一的儿子,没有守在床边,而是毅然的加入志愿队伍,只在每天夜里与妹妹通话,了解母亲的病情。真是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啊!党玉敬也年届花甲,心脏还装了多只支架,密实的防护服,不透一点气息,看着他拎着两提餐食,蹒跚的拾阶而上,行至六楼早已气喘吁吁,真担心他的身体,让他只发放餐食,尽量不上下楼梯,可他还是一趟趟的来回,不愿接受这份“礼遇”。这种精神,传承着爱的力量,感动着团队的每一位成员。

学院副院长张建伟,近三个月以来,家里至亲先后住院,作为儿女,只能抽空前往医院探看,而在数天之前,其岳父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但疫情当下无法下葬。相信此刻,其爱人最需要的,是他的陪伴和支持,是他那可依靠的肩膀,和给人安全感的伟岸身躯。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要求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参与校园疫情防控,这是对“化悲痛为力量”最真实的诠释,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学院党办主任魏森杰,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女儿六岁,小女儿才一岁两个月,刚刚学会走路,正是嗷嗷待哺的年龄,离不开母亲的怀抱。她是学院辅导员中,第一个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的。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家出发前,大女儿不声不响在其行李箱上贴了一个粉红色的爱心,并对她说“妈妈,我给你箱子里放了礼物,等你到学校工作不忙时,想我了就打开看看”,怀里还未断母乳的小女儿被孩子爸爸带到阳台鱼缸边看鱼。想起10月25日别离的那刻,她都忍不住的热泪盈眶。但是,作为一名既是毕业班又是大一新生的辅导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说“我别无选择,毅然决定断掉母乳进驻学校”。她把这份母爱,带给了她深爱的学生。

——只有经历过,才会有真切深刻的感受

10月23日深夜一点,参加完学院视频会议后,学院党委副书记赵艳忠毫无睡意,赶紧收拾物品,他觉得学校会很快要求学工队伍,下沉到学生疫情防控第一线。他把家里的一个大号和一个中号行李箱,都塞满了衣服,10月24日早上6点多,赶在河大22号家属院封闭管理之前,驱车来到金明校区东门,只见校门紧闭,“我是土木建筑学院疫情防控人员,已做好入住学校的准备,请同意进校”,他如此对门卫说。进入校园后,他及时向金明校区协调组负责人张慧同志报到,并立即来到东操场,维持全员核酸检测秩序。真如他的判断,随后,学校针对政工干部下沉到学生一线,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他作为华源公寓10号楼的楼长,负责该楼学生的疫情防控、人员分配、餐食配送、信息报送等工作,并主动协助该公寓园区负责人做些其他事情。10月25日晚上9:00—10:30,他组织学院全体学生召开视频会议;10月26日中午1:30,再次组织主要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召开视频会议,传达学校疫情防控视频会议精神,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心和真情赢得了学生们的理解和共鸣,牢牢把握住学生思想工作的主动权。

随着疫情的发展,学校要求学生足不出寝,一日三餐全部由学院志愿服务团队统一配送。土木建筑学院志愿服务团队有12名人员,由学院党委书记李社教和院长岳建伟带队,分管华源公寓9号和10号楼,将近280个宿舍1100多人。10月26日早上6点,大家来到公寓楼前,领取个人防护服,不一会儿一群“大白”已然分不清谁是谁,仅凭声音辨认。早餐比较简单,午餐和晚餐是套餐,配送前楼管已按楼层人数分好。送餐是一项体力活,宿舍没电梯,1100多名学生的饭菜,为了能让学生吃上热乎的饭,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饭菜送到学生手中。这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加上防护服不透气,每天衣服都要湿透三次,甚至所戴的眼镜都能甩下汗水。每天用餐时间,12名“大白”,根据任务安排,大家手提餐食,沿楼梯而上,把餐食整齐的放在每一个宿舍门口的方凳上。放置好以后,敲两声门,喊一声“同学们取餐了”就离开到下一个宿舍。若见凳子斜了,他们就把它贴墙扶正,方便三餐的摆放。

面对突然的封控,学生们开始时在情绪上有点抵触,大家在配送三餐时有所体会,首日配送时,同学们很少有回应的。到了第二天,已有部分学生说声“谢谢”。第三天时,大部分宿舍的学生都会向“大白”表示感谢,除了“谢谢”之外,后面还加上一句“老师辛苦了”,有的还主动问,是否需要他们帮忙。就是一句简单的感谢,老师们已感到非常的满足,几日上下楼的辛劳,值了。华源公寓9号和10号楼都是男生宿舍,在送餐的过程中,大家明显感到,学生们情绪的变化和对老师们态度的变化。有序的核酸检测、多样的物质保障、热乎乎的饭菜、不辞辛苦的老师,所有的付出,都传递着河大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大家感受着大爱无疆!这些都在不知不觉中感动着每一名河大学子,也用最真实的案例教育着他们,浸润着他们的心灵。

——最美的“逆行者”,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

在志愿服务的队伍中,魏森杰和徐贵香是仅有的2名女志愿队员,她们化身“大白”的那一刻,是最美的“逆行者”。脱去防护服,她们还是辅导员,送完餐以后回到办公室,她们最想躺下休息。但是,作为辅导员,她们还要随时关注自己学生的基本情况,查看手机上各类信息,了解学生的诉求,有的学生一份饭吃不饱,又不好意思说;有的学生突发疾病,需要治疗;有的对豆类过敏,需要特殊供餐;有的接到流调电话,需要集中隔离……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要给予回应和及时的处理。此外,还有毕业生就业问题,学生心理咨询,还有学业问题和考研等等。躺下休息就成为了奢望,只能是见缝插针的趴在办公桌上,小憩一会儿。

在网上,当看到学生们的鼓励和加油时,看到学生自己设计的表情图时,看到他们表达争做志愿者的自豪感时,看到他们真挚情感的表露时,作为辅导员,真的觉得再累也值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里是全体河大人深深热爱着的土地,是大家用生命守护的家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大家是同树之叶、同海之波、同园之花,彼此息息相关。广大学子的身后,是一群勇往直前的“大白”,是众多可亲可敬的老师,是信念无比坚定、团结如一人的所有河大人,相信疫情很快过去,生活终将回归平静。

地上的野草,披着一层寒霜,迎着朝阳,透着寒光。那浸透着汗水的,身上的衣裳,见证着志愿者奋战的荣光。那衣衫,闪着白光;那步伐,矫健铿锵;那目光,坚定刚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做最美的“逆行者”,面对胜利初现的曙光,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