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数学与统计学院组织党员师生赴洛阳开展党史、校史学习教育

作者:数学与统计学院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为进一步学习、传承和弘扬河大抗战办学精神,引导广大师生党员汲取爱国奋进的磅礴力量,4月10日-11日,数学与统计学院青年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代表等一行六十余人,在院党委书记史富强的带领下深入栾川、洛阳等地,重走学校抗战办学之路,凭吊敌前办学旧址,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激发爱校热情”主题党日活动。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清明刚过,雨后的栾川县潭头古镇,一派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景象。师生们刚一到达,便在河南大学潭头附中党义涛校长的陪同下,首先来到了国立河南大学抗战时期潭头办学纪念馆参观学习。该馆记录了80多年前我校在潭头五年艰辛的办学历史,凝聚着河大师生和潭头人民的深厚情谊。馆内展出的大量珍贵历史图片,还原了河大师生当年在潭头工作、学习、生活场景。看着前辈学人留在此地的办学和生活用品,听着讲解员娓娓道来的动人故事,大家似乎重新回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似乎看到了在风雨如磐的时代里河大人的初心和坚守。

走出纪念馆,大家途径大王庙、石坷村,步行数里来到看花岭河南大学潭头惨案纪念碑处,凭吊长眠于此的河大师生先贤们。1944年5月15日,日寇入侵潭头,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潭头惨案”,河大师生遇难9人,失踪25人。在日寇肆虐逞凶的日子里,潭头人民置生死于不顾,舍身保护河大师生和图书仪器设备。石坷村民李永信将部分遇难者集体安葬于看花岭上,李家三代人为河大遇难者护坟扫墓,从那时到现在,从无间断。纪念碑前,史富强介绍了自己多次深入潭头寻访的感受体会,亲自为大家讲述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以及河大后人寻亲祭祖的感人场景,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微党课。“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党员师生们在纪念碑前,面对鲜艳的党旗,庄重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决心进一步弘扬学校抗战办学的光荣传统、传承前辈的红色基因,赓续河大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血脉,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奋斗精神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大家为死难的先贤们三鞠躬。

接着,师生们来到河南大学潭头附中(原七七中学旧址)参观。当走到位于附中校内的“河大柏”旁边时,大家不禁驻足停立。“苍柏无言,下自成蹊”,这两棵见证了河南大学办学辉煌历程的苍苍翠柏,用它们端庄、秀颀的身姿挺起了教育人的脊梁。

在附中院内参观期间,大家偶遇了任景岳先生,70多岁高龄的任先生本身就是河南大学与潭头结下深情厚谊的历史见证人。他身上有很多关于河大与潭头的动人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河大红”牡丹的一段佳话。他讲到:当年潭头办学期间,我校农学院教授赠给他的大伯任世俊一株牡丹,“河大红”就这样来到了任家。任世俊去世后,他的侄子任景岳将牡丹移植于自家小院悉心呵护。受任景岳影响,他的儿子对这两株牡丹同样关爱有加。2015年10月8日,经历几十年风雨飘摇,几经任景岳抢救保护而存活的“河大红”又重新回到了河大园里,任景岳将这两株牡丹赠予河大,完成了他多年的夙愿。

在河大潭头附中二楼会议室,学院领导、青年教师代表和部分学生代表召开座谈会畅谈党日活动感受体会。青年教师党员张园园博士表示, 自己刚刚入职几个月,虽然本硕博都不在河大学习,而且很多同学博士毕业之后都去了地理位置和经济待遇更好的单位。面对各种诱惑有时也会动摇,但是对河大有一种向往,一种执念,被她的深厚底蕴所吸引,义无反顾来到河南大学。今天来到这里学习了河大当年的办学历史,无数先辈们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仍然能静下心来,开课,做学问,“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河大精神对自己今后教学科研工作会产生广泛的影响。2017级毕业生党员冯畅说,来之前虽然对河大历史有一定了解,但在潭头抗战时期敌前办学历史让他对母校有了更深认识和了解,吾辈在前辈打下基础上继续发扬河大精神,早日学成归来报效母校、报效祖国。史富强在总结时表示, 我从95年开始第一次到这里,一晃都快三十个年头了。重温咱们学校8年抗战办学路,先辈们筚路蓝缕,辗转多地,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河大。在当年条件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还能把河南大学从省立上升到国立,现在任何困难都不应该难倒坚强的河大人。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和弘扬抗战办学精神,牢记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史为鉴,以史励志,全力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以优异的发展建设成就来告慰我们的前辈先贤。青年教师和学生代表们都纷纷表示:之前对学校这段历史也只是听说,这次亲自到这里来学习,对“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河大精神内涵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理解,必将影响和激励自己终生。

11日上午,师生们来到位于洛阳市老城区的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简称“洛八办”)。该建筑是清代的豫西庄家大院,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教育基地。1938年11月,党中央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抵制国民党反动派的投降卖国主义路线,经朱总司令和林伯渠亲自写信与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谈判建立。走进陈列室,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张张图表、一幅幅珍贵照片,无言地向我们述说着前辈们在极其艰苦恶的环境下同敌人斗争、甚至付出生命代价的场景,也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具体实践和国共第二次合作时的场景,表现了中华儿女一致对外,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

历史是精神的形态,过去是现在的财富。通过两天时间的寻访旧址、倾听故事、传承精神,用脚步丈量河大曾经艰苦卓越的办学历史。触景生情,大家的心灵接受了一场深刻的洗礼。精神的传承生生不息,精神的力量无穷无尽!河大师生在潭头办学的5年时间里,播撒火种,弦歌不辍,在腥风血雨中赓续了中原文化的血脉,所呈现出来的大学精神和爱国情怀值得我们深度挖掘、积极传承与弘扬下去。一路走来,学院的师生党员们怀着深深的感恩和对历史的深切缅怀追寻历史踪迹,深受感动与教育。大家纷纷表示,一定铭记这段流亡办学历史,牢记先贤精神,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努力创造更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新业绩,以实际行动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学院快速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