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至15日,河南大学教授、中国少林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国臣先生在武术学院举办“体育科学研究系列讲座”,受到50多名硕博研究生的热烈欢迎。系列讲座由武术学院副院长郭春阳教授主持。

坚定信念奋进,鼓舞研究生们刻苦学习知识,练好过硬本领,是贯穿系列讲座的红线。“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张国臣教授在开班时,首先以设问形式,让同学们深思。
研究生怎么学习、怎么治学、怎么撰写学术论文?知识改变命运,理论指导实践,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作为新入学的硕博研究生,确实对新阶段的学习、生活还存在着许多迷茫和无措。
张国臣教授针对当前研究生面临的问题,与研究生们分享他多年来创立“中国少林文化学科”,作品获国家级大奖,已撰写出版30多部专著的成功治学经验,讲述“当代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硏究”“‘学术论文的选题语言’和‘五步写作诀窍’”等,提出科学治学的“四大要素”,以具体实例重点具体阐释撰写学术论文的“五大方法”,解决新入学研究生们当前面临的学习治学和怎么写好学术论文的问题。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是身体健康,是生活平安,是身心快乐。怎么实现达到幸福呢?张国臣教授研究认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士喜练《少林八段锦》,有五大原因:一是习练《少林八段锦》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二是习练《少林八段锦》可以强化脏腑功能,祛病健身;三是习练《少林八段锦》可以强筋壮骨,延缓机体衰老;四是习练《少林八段锦》可以提升心理健康,增强精气神;五是习练《少林八段锦》可以防治慢性疾病、增强人体抵抗力。

张国臣教授的系列学术讲座在教学形式上开拓创新,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紧密结合。他特邀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林八段锦代表性传承人焦宏敏拳师到武术学院教学课堂,向硕博研究生们现场演示了《少林八段锦》功法,详细介绍了“八段锦”的技术特点和练习要点,并带领大家一起练习。


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方法灵活,名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硕博研究生们学到了许多有用有益的知识。

研究生同学一致认为,这是一场非常精彩的传道授业解惑系列学术讲座。张国臣教授深入浅出、由表入里、充满哲学思考、催人奋进的演讲,不仅内容丰富、教法创新,更是简明实用,对于文化研究、学术写作和武术传播,都极具指导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