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在圆形三楼报告厅举办第17期“卓越生科沙龙”活动。我校校友彭广敦作《解码时空细胞命运》专题讲座。校长宋纯鹏出席现场参加活动,讲座由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立新主持,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参加活动。
彭广敦教授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个人的发展轨迹、求学经历及个人对于科研的认知。随后,讲座以“干细胞的时空命运决定”为题,介绍了再生医学的概念、再生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近年来再生技术发展进程。他介绍,通过空间转录组技术,构建出小鼠三个胚层谱系发生过程中的高分辨率时空转录组图谱,揭示了多能干细胞的分子谱系和多能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及其调控网络。他和他的团队首次从分子层面揭示了内胚层谱系发生的新来源,提出外胚层和中胚层具有共同前体的新观点,建立了小鼠早期胚胎三胚层细胞谱系分化的新理论。并阐释了Hippo/Yap信号通路在早期胚胎发育期间参与内胚层发育的新功能。
在提问环节,师生积极分享了自己对于这次讲座的所思所想,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问题。被问及“在面对一个未曾实践的实验时如何确定在此实验中所需的仪器”时,彭广敦教授解答道 ,当自己的团队全心投入某项研究时,会对试验中的每一步提前制定相关计划,并且采购最先进设备来为实验的完成提供硬性条件。对于“在进行虚拟切割细胞时如何保证细胞的活性以及最大程度避免细胞的应激性影响”的问题,彭广敦教授耐心从容、深入浅出地做出了回答。他表示,在低温下细胞活性很低,应激反应不明显,且切割时细胞死亡较慢,得到细胞切面时细胞依然保有活性。听了彭教授的讲解,提问者豁然开朗,十分赞赏彭广敦的专业学识。
彭广敦教授的报告得到了在场师生极高的评价。他们纷纷表示,彭教授的研究工作为理解胚层谱系建立及多能干细胞的命运调控机制,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和崭新的思路,是对经典发育生物学层级谱系理论的重大修正和补充,有望大大推动早期胚胎发育和干细胞再生医学相关领域的发展。
彭广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生物岛实验室细胞谱系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多能干细胞的时空动态分子谱系以及干细胞再生医学,建立了自动化深度单细胞测序平台,并基于激光显微切割建立了原位空间转录组技术,以及结合微流控芯片的新型空间多组学技术平台,系统的绘制了小鼠着床后胚胎三个胚层建立过程的高分辨率时空动态分子图谱,揭示多能干细胞的发育调控网络,并提供多能干细胞细胞命运的空间位置参考坐标系,相关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Nature,Nature Genetics,Developmental Cell, Nature Protocols等国际知名期刊,研究成果获“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科院A类战略先导科技专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等基金资助,为国家级人才项目青年人才、广州市优秀专家、广州市开发区创新人才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