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誓言无声 青春无悔——我校1976届援藏毕业生母校再聚首

作者:史周宾 张明婧 张倩宜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座谈会现场合影留念

1976年9月,学校欢送援藏毕业生

41年前,他们风华正茂,胸怀满腔热血,誓言无声,踏上支边援藏征程;41年后,他们重聚母校,笑谈当年种种,青春无悔,万般滋味涌上心头。

9月3日上午,我校1976届部分援藏毕业生回到母校,在金明校区行政楼152会议室召开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赵国祥,校党政办公室、校友工作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听校友们讲述了他们感动人心的援藏故事。

那一年,他们踏上援藏的征程

1976年,为响应党和国家大学生支援西藏地区建设的号召,我校十名学子余金成、王金菊、冯东平、闫爱玲、张立堂、原思明、张明、贾善福、郭玉英、张昌平主动报名,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援藏之路。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西藏,条件异常艰苦。高原缺氧、恶劣的气候、极度匮乏的物资、语言上的障碍……虽然入藏之前早有心理准备,但是真正行走在入藏的道路上,他们还是遇到了很多麻烦。音乐专业的冯东平本来有留校工作的机会,但是她放弃了,果断地和同学们一道踏上了进藏的征程。还没到西藏,强烈的高原反应就让她头疼欲裂,“当时感觉自己的头就像要爆炸了一样,时时都要用双手抱着头,感觉会好一点。都不敢大声说话,说话稍微一用劲,头就疼得受不了。”直到现在说起来,冯东平对当时的“头疼”还心有余悸。

当年的入藏之路上,有其他高校的个别同学因主客观因素中途放弃,我校的十名同学全部咬牙坚持了下来。他们被分配到西藏不同地区的不同工作岗位上,这一干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

入藏之后工作、生活中碰到的道路遇险,因语言、生活习俗不同与藏民发生的冲突等困难,更是在座谈会上被冯东平、张立堂、原思明等校友频频“吐槽”。但在西藏工作、生活时间久了,西藏地区绝美的自然景观,藏民的淳朴与热情,飘香的青稞酒、酥油茶,让他们渐渐爱上了那里。在西藏的经历,成为他们人生中最绚烂的风景。“我是美术专业,藏民都称呼我是‘牦牛贩子’。牦牛画的多了,不知不觉地,感情也深了。”王金菊的话音刚落,全场笑声一片。

“这些年来,你们经受住了各种各样的考验,与时俱进地紧跟时代步伐,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当今天看到你们精神焕发的面貌时,我真心为有你们这批学生而自豪。”41年前,王钦韶老师护送十名学子奔赴西藏,在一个月的共同生活中,他见证了学生的决心、勇气、忠诚和激情。他说,那时才真正地认识了他们。

无怨无悔的背后,是精神的力量

援藏,既是当年那一批大学生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的具体行动,也是他们那一代人身上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忆起这一特殊经历,从西藏回来后长期在母校工作的郭玉英深有感触:“人生有无数的转折,我都是‘服从分配’,唯独援藏是我主动提出的。当初,我从报名台走下来的时候,身边有人甚至在议论,‘那个喝茶都带着牛粪味的地方为什么要去?’我觉得人生能有几回搏,年轻人就是要敢闯敢拼,我们青春无悔。”当年那个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姑娘斩钉截铁地说出的青春誓言,也表达了全体援藏学子的心声。

“入藏完全是自己的选择,是对人生的考量。”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余金成当年从我校政教系毕业,他在分享自己的感受时表示,无论何时何地,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种人文意识,包括个人的英雄主义和团结的集体主义,是特殊的时代成就了他们的不平凡。

“我当时申请的就是深入藏北地区。大家都开玩笑说,那里海拔高,你要往上走,牦牛都不愿意,怕缺氧。”张立堂说,他从来都没有后悔过,那段不同寻常的经历,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对于援藏的他们,青春不再是桃面、丹唇、花前月下,炙热的情感、坚定的意志和义无反顾的精神成为了他们青春的主旋律。“为了深入边疆,我不知跑了多少地方,说了多少好话。”谈起申请援藏的情景,在西藏工作长达12年之久的原思明说,他们当时不仅要通过严苛的政治审查,还要进行一系列严格的体检,通过层层选拔,冲破重重障碍,最终才得偿所愿。

母校,是他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历经41年的风风雨雨,他们已然步入花甲之年,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沧桑的痕迹,但对母校的牵挂与感恩却愈发强烈。闫爱玲说,“在国家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守住自尊、严于律己、坚持本色,是因为我们曾经在高原生活中历练过。所以我们不会忘记党和国家的培养教育之恩,不会忘记母校老师的不倦教诲之情。”

阔别多年,他们再次聚首,共同观看了母校校情片《大学之道》,每一位在场的校友都为母校事业的蒸蒸日上深感骄傲。赵国祥代表学校向1976届援藏校友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他表示,支援西藏建设,既是河南大学的社会责任所在,也是校友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支持边疆事业发展的伟大历史使命。校友们虽然在西藏工作的时间长短不一,工作岗位不同,但都以自己的青春、才华和能力,为西藏地区的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母校争得了荣誉。赵国祥还向校友们介绍了学校近些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希望校友们利用不同的方式,加强与母校的情感联络,常回家看看。

往昔当忆,今朝离欢。当年援藏校友中年龄最小的张昌平已经永远地离开了,她的女儿邢军专程从广州飞来,代替母亲参加这样一场特殊的聚会。“听到这么多长辈的话,我更为深切地体会到了我母亲曾经引以为豪的事业。在我们这一辈无法触及的年代里,正是你们用青春创造了更加美好的时代。”邢军用简短的话语向母亲的战友们表达了敬意,晶莹的泪花中有青春的力量在闪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