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15 日,第十六届黄河学高层论坛暨流域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开封举行。论坛由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地理与环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文学院、经济学院联合主办,支持单位为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与河南大学相关院系师生共20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主题为“流域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开幕式由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苗长虹教授主持。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杨萌芽、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分别致辞。
杨萌芽在致辞中表示,黄河文化与黄河文明是河南大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黄河文明中心围绕“黄河学”交叉学科建设,聚焦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开展了系列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和智库服务工作,取得了系列优秀成果,形成了黄河文化和黄河文明研究的高地。他指出,面对全球性问题,亟需加强以大河流域为载体的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推进流域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黄河学高层论坛”将为交流讨论这些重大问题提供重要平台。他希望各位专家畅所欲言,深入研讨,推动黄河学交叉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傅伯杰院士在致辞中表示,河南大学长期致力于黄河学和黄河文明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体系,展现出卓越的学术研究能力,“黄河学高层论坛”也成为国内外学者探讨流域文明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他期待此次学术研讨为黄河流域乃至全球大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中国地理学会也将继续全力支持“黄河学”及流域文明研究的深化研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主旨报告环节,傅伯杰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樊杰,国家杰青、武汉大学乐鹏,北京大学李国平,华东师范大学曾刚,陕西师范大学侯甬坚,英国萨塞克斯大学Michael Dunford,英国洛桑试验站保罗∙哈里斯,美国亚利桑那州⽴⼤学邬建国,河南省社科联李庚香,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刘海旺,河南大学董冠鹏分别作了题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黄河上游古老型人类探索和适应青藏高原研究、“多元”到“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发展中的中原地位、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使命、地理信息服务研究进展与技术标准、创新驱动区域与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上海绿色创新发展之道及其对黄河流域城市的启示、黄河流域的历史磨难及其再生、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与包容性全球化、可持续农业与碳中和、流域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科学、新时代黄河学构建、黄河文明溯源研究的新认知、气候变化影响探测—一个多尺度时空统计建模分析框架等的主旨报告。分论坛研讨环节,专家学者们围绕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黄河文明发展演进与环境变迁、黄河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黄河文化传承与发展等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论坛闭幕式由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卫东主持。苗长虹在总结中表示,本次论坛专家报告层次高,涉及内容广,取得的研讨成果丰硕,对推动多学科研究的交叉融合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形成“黄河学”交叉学科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及知识体系。
自2009年至今,“黄河学高层论坛”已经连续举办十六届,成为海内外研究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以及黄河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的一个重要学术活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