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午,我校林伯襄大讲堂第二期在金明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正式开讲。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河南大学至善特聘教授、河南大学近现代中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平原受邀作报告。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杨萌芽,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韩冰、社会科学研究与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处副处长杨维纳,河南大学相关部处、学院负责人,以及骨干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杨萌芽主持。
韩冰在致辞中说,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对河南大学推进林伯襄大讲堂品牌化、常态化表示支持和肯定,对莅临河南大学讲学的全国著名学者陈平原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河南大学作为我省精心打造的“双航母”高校,始终围绕国家和河南重大发展战略,紧跟社会发展需求和科技变革趋势。学校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方面成就突出,培养了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骨干和领军人物,产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充分彰显了河南大学的特色和优势,为“双一流”建设作出了积极的引领和贡献。希望未来河南大学进一步明确“林伯襄大讲堂”的目标受众、主题内容和风格特色,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积极策划讲座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打造“对话一流学者,传播前沿学术”的高端品牌,树立省内外其他高校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陈平原以“现代中国大学的历史、传说与精神”为题,深入剖析“大学”这一概念,他认为“读大学”具有两重含义:一是通过学习专业知识获得毕业证书,为日后就业或继续深造提供方便;二是要将“大学”视作一种教育方式、一种社会组织、一种文化精神,并加以细致地阅读、欣赏、品味与质疑。他通过回顾近现代中国大学发展的六个关键时刻,揭示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而创办现代大学的曲折历程及其功过得失。基于此,陈平原教授提出三点体悟:一是大学应扎根中国土壤,继承中国人古老的大学之道,而非照搬西方教学方式;二是调整“大跃进”心态,遵循教育规律,稳步推进人文学科发展;三是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关注欠发达地区,培育和引进人才,实现国家战略均衡。此外,陈平原教授指出,既要优化高等教育的内循环格局,缓解国内大学在师资、设备、经费保障等方面的两极分化情形,提升地方院校办学水平,又要注重整体实力,使研究领域与留学对象国更加“多元化”。
在互动问答环节,师生们踊跃提问,陈平原对大家的提问给予耐心细致的回应,现场气氛活跃而热烈。在交流中,陈平原教授分享了个人的学习历程,并鼓励学生们要重视校史学习,深入洞悉专业前沿动态,清晰确立个人学习方向,为未来的长远发展精心规划。同时,他勉励学生们要树立宏伟的理想,心怀母校与国家的深情厚谊,矢志不渝攀登学术高峰,为学术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萌芽主持报告会并总结讲话。他表示,此次报告回顾梳理了近现代中国大学发展的六个重要节点,不仅仅在讲历史,也为河南大学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导。他指出,河南大学立足于中原大地,与中原儿女同呼吸共命运,与国家发展同行同向,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频共振。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自信、拼搏、开放、创新”的新河大精神,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牢固确立“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加快推动“双一流”“双航母”提质进位,矢志推进创新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国家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期待更多像陈平原教授这样的杰出学者能够加盟河南大学,共同推动河南大学的学术进步与事业发展。
报告会上,杨萌芽为陈平原颁发“林伯襄大讲堂”主讲嘉宾纪念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