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王立群教授受邀走进华南理工大学作讲座

作者: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马洁

11月27日上午,我校文学院资深教授、著名文史学者王立群应邀做客华南理工大学华园讲坛,为师生代表作题为“历史建构与文学传播”的精彩讲座。华南理工大学全体中层干部,学校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工作队伍,文科学术带头人和各院系师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张立群出席活动并为王立群颁发名誉教授聘书。

王立群教授从历史上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切入,根据《史记》中的记载,抽丝剥茧、以史为据,将“琴挑文君”这一历史典故的背景、序幕、发展、结果,向师生们娓娓道来,还原了一个完整、丰满的故事。

王立群教授以司马相如“琴挑文君”的故事在不同朝代、不同版本不断发生变化为例,提出了“历史事件本身是唯一的,为什么会在后来的传播中发生改变?”学术问题。他指出,《西京杂记》作为其中传播较早的一个典范样本,在后来逐渐发展出了不同版本,从宋元话本、元代杂剧,至明清传奇、近代京剧及地方戏的推波助澜,使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得以广泛流传,成为中国老百姓了解司马相如、卓文君故事的基本途径,展示了文学传播的力量“很猛、很强大”。

王立群系统解读了“历史的层次”,他指出真实的历史、记录的历史、传播的历史、接受的历史构成了历史的四个层次。“接受的历史不等于记录的历史,记录的历史不等于真实的历史,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传播。”王立群分析了历史不同层次的关系后表示,“从某种程度而言,历史就是文学。我们需要文学,以满足我们的情感需求;我们需要历史,以满足我们对真相的需求。历史和文学,一个都不能少。”

讲座精彩的内容引起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大家纷纷与王立群围绕文学创作与历史事实的关系、文学在历史普及中的作用、文史兼通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提问师生:在文学化演绎历史故事的时候,如何平衡神化历史人物和保持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

王立群:演绎历史故事首先需要进行严格的考证。有些历史事件缺乏文献记载,研究起来比较麻烦,所以要通过严格考证来判断真伪,这也是史学家存在的意义。例如《史记》中司马迁的记载是否有误?这些问题都需要各领域研究学者共同考证。

提问师生: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更有效地传播真实的声音?

王立群:传播中的话语权确实是个重要的问题。我个人也是一个自媒体的爱好者,在很多平台开通了账号,但我没有让别人去操作,唯恐会误导别人。我觉得面对一些“爆炸性”新闻时,还是要审慎对待,要慎重辨明真伪,不要轻易发言、转载。

提问师生:请问您如何看待文学对历史的传播与虚构之间的关系?

王立群:从小说、戏曲再到影视作品的创作,文学对历史的传播由来已久。而如今加上短视频和新媒体的演变,会让文学对历史的改编和传播变得复杂,也带有一些虚构和断章取义的成分。因此我认为首先还是要有史实作为依据,不能凭空虚构,其次需要严格推理和合理推测,在此基础上通过文学推动历史的传播。

提问师生:这么多年来您一直坚持研究学问,是我们年轻一辈学习的榜样,能否和我们分享是什么样的力量一直在支撑您?

王立群:这大概是源于长年累月对学问的坚持和教学实践中的追求。从最早带79级的学生到如今,从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到古典文献学,从小学生到研究生课程的传授,我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主动去追求对学问的研究。即使我如今将近80岁了,在家里也还是闲不住,依然保持着每天阅读和写文章的习惯。可以说长久的坚持会形成一种习惯,习惯的力量又会让人继续坚持下去。

提问师生:《史记》一直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于它的著者司马迁,您是如何评价的,您觉得他更像一位历史学家还是文学家?

王立群: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家中少有的文史兼通的学者。我个人更欣赏文史兼通,因为文学与史学是不可分割的。司马迁是个史学家,但文采卓然。司马迁将他的文采和感情全部融入到《史记》中去,所以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用文学的“妙笔”写3000年的历史真实,其中又寄托了自己的爱憎好恶、价值判断。同时,《史记》是中国二十四史中唯一一部完全意义上的通史,这很难,很了不起。有人问我最喜欢《史记》中的哪一个人物,我回答说:我更喜欢司马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