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论坛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河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巍作主旨引言
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君健致辞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苗长虹主持开幕式
8月21日,为了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的形成与早期发展重大课题,阐明中原与四方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理解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关键所在,认识中原与四方在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阶段“天下文明”体系的核心线索,河南大学举办了“天下文明:中华文明肇始阶段中原与四方的互动”高端论坛。该论坛是河南大学11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由中国历史研究院—河南大学黄河文化研究院、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办,河南大学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河南大学仰韶文化研究院承办,河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作为支持单位。论坛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新行政楼316会议室,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河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巍,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研究员、院长戴向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陶寺考古队领队高江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魏兴涛,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石峁考古队副队长邵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良渚工作站站长陈明辉,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君健,河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桓占伟教授,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胡浩教授,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立东教授、付永敢副教授,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侯卫东副教授等出席会议。开幕式及主旨引言由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苗长虹教授主持。
孙君健在开幕式上代表学校致辞,他对与会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本次论坛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九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也是河南大学与中国历史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以来举办的第一场高规格学术活动。他指出,在王巍先生的引领下,河南大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团队建设以及考古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发展,希望在学界的支持下更上一层楼。
王巍作主旨引言。他首先表示对黄河文化研究院的建设十分有信心,相信必将成为推动黄河文化以及中华文明研究的重要力量。他指出,从习近平总书记“5·27”重要讲话以来,集中了60多个参与单位、400多位学者努力攻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又一次掀起了研究、学习、宣传的热潮,在这个背景下,希望能通过这次论坛与学术界一道为中华文明的研究、转化和传播发挥重要作用。他以“探究文明脉络、增强文化自信”为题,全面介绍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宗旨、核心问题。
主旨引言之后,进入专题报告阶段。戴向明先生以“何为中原——史前中原文化区的新理解”为题,张弛先生以“八里岗--仰韶文化中晚期村落与葬仪”为题,魏兴涛先生以“近年仰韶文化考古工作与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新认识”为题,高江涛先生以“鼍鼓逢逢,依我磬声——陶寺文化与社会创造的那些‘文明’与‘神奇’”为题,邵晶先生以“石峁与陶寺”为题,陈明辉先生以“良渚考古的新进展”为题,先后做专题报告。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们进行了深入讨论,论坛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