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集

《猛犸新闻客户端》关爱和、张改平:“双一流”建设 河南高校该咋发力

作者:大象融媒飞象队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张静/文 邱琦 沈翔/图   来自:2017-03-13《东方今报》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  王宏宇

  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需要发展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但是对于人口大省、教育大省的河南来说,高等教育一直是个洼地。“双一流”建设是继 “211工程”和 “985工程”后,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推出的又一重大举措,这也给高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对于河南高校来说,“双一流”建设,有什么机遇和挑战?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在创建“双一流”上,怎么去接近这个目标?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和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做客大象融媒高端访谈互动短视频栏目《河南人@河南人》,与特邀主持人、全国人大代表张泽群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双一流”建设上,在以教育现代化支持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河南该如何作为?该怎么补齐中原教育短板?

(温馨提醒: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现场访谈录,壕们随意哈~)

“双一流”是“985”和“211”的升级版

张泽群:“双一流”是一个宏大的话题,那么“双一流”的具体定义是什么?

关爱和:“双一流”是“985”和“211”的升级版。“211”和“985”的建设已经持续了20年左右,给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带了活力和更大的改变,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我们的教育现代化要支撑国家现代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使命。教育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的属性,带动一个十几亿大国进入现代化是一个极艰难的过程,需要教育先行。进行985、211建设20年之后,提出双一流是适应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工程。它的具体意义主要是面向世界、适应中国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

张改平: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省,一流大学是概念而不是具体标准,从思考的角度来说,一流大学应该是学生一流,教师一流,科研一流,产出一流,社会服务一流,所以大学三大职能都是一流的才是一流大学。再来说学校的开放性和国际性,世界一流大学一定要是国际化的,学生要是国际化的,来源要国际化,老师要国际化,科学家要国际化,科技研究要国际化,产出要国际化,社会服务也要面向全世界。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建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讲到了中国的实际,瞄准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文化积淀,高等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的人才为中国经济发展做了多少贡献。

优势学科是建设“双一流”的重要基础

张泽群:一些学校研究的学科的地域特色引起世界关注,比如河大的宋文化、文学史的研究,农大对小麦的研究,这些原有的地域性的研究能不能成为世界一流学科优质的基础?

关爱和:这些学科优势是一种比较优势,这些学科在国内是比较有声誉的,聚集了一批研究人才,这都是我们将来创建“双一流”的重要基础。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再不断投入积累、扩大优势,可能是建设“双一流”的开始和起步。

大学的建设不能操之过急,需要长期学术积累过程。允许我们起步,然后和其他学校一起加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这样一个过程,在过程中培育成长,成为“双一流”, 只要起步了我们会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

建一流大学可以考虑“自我发展和借外发展”

张泽群:建一流大学,怎么去找准突破口?

关爱和:首先是和河南发展密切联系的学科,支撑区域发展的学科,同时又能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学科,比如农业、生态学、GPS系统等等,这些河大已经形成了学术研究优势。如果再借助国家建设的东风,应当能在这些学科率先形成发展优势。

建设双一流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其中一个思路是“引进”。要在河南实现双一流建设,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形成共识,在国家政策的安排上给河南更多空间和政策。第二个是本地自我培养和外地引进相配合的方式。自我发展和借外发展两种不同的思路都可能是有效的,人才引进也是自我培养和引进相结合才能形成合力。要达成国际一流必须在现有的专业优势的基础上打造优势学科,必须吸引一流人才来工作;要自我培养必须有人才基础,需要有站在科技发展最前沿的领军人物作为团队成员,和大家一起进行攻关工作。

张改平:“双一流”建设,河南是可以有作为的。我们有方向、出发点和瞄准目标,我建议通过引进、合建等方式把国外名校引进河南,尽快让河南有一所一流大学,但不要太大,先占领高地。河南如果能建一所小规模的一流大学,让河南的孩子上一流大学不再那么难,更重要的是,这样能把河南的人才留在河南。另外,脚踏实地把学科建起来,这样河南才有出路和希望。

另外,“双一流”建设要冷静,我们要考虑让中国的高校都得到普遍的提高,这是民族更需要的。

不光要引大师 还要引有潜力的人

张泽群:一流大学首先要有一流学生,一流的大学也要有一流的大师,大师也是我们迫切需要的,有没有可能寻找大师来河南建设双一流?我们如何吸引国际上一流的人才和学科代表来为河南出一把力,做一些贡献?

张改平:“双一流”其实还是一个一流,一流大学是一流学科支撑的,没有一流学科哪有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核心是人才队伍建设,比如,农大的人才队伍建设就归结为了6个字“上层次,扩规模”。上层次是在全球招聘优秀科学家,扩规模就是一定要把教师数量提上去,这样才能把学教好,才能把人培养好。只有这样,我们在培养教学的同时才能让科学家腾出时间搞研究和社会服务,实现大学的主要职能。

要想引得凤凰来,必须要有梧桐树。要让大师来,就要有大师级的平台。具体需要什么呢?这是个长期的事儿。可以换一种思路, “不为所有,只为所用”,请大师来每周来讲课,这是可以的,但如果让大师扎根河南,必须要有大师环境和平台。同时,我们不仅仅是引大师,同时也要引进那些我们认为有潜力的人物,引进苗子再培养,更实惠。

补齐中原高等教育短板 需要中央和地方合力

张泽群:现在建设“双一流”的主要路径和障碍是什么?

关爱和:“双一流”工程建设是国家今后30年要办的一件大事,会对中国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华民族全面小康的建设中具有特殊的显示度和典型意义。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须形成共识,同心协力,继续加强河南高等教育的谋划与建设,下决心补齐全面小康中的教育短板。

建议中央政府在实施“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给予河南高校与学科更多的关注支持,特别是对学术基础、学术声誉较好,高层次人才相对集中的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河南高校予以支持。帮助河南建好“家门口的北大清华”,补齐中原高等教育短板,增强河南高校支撑区域发展、服务国家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建议省级党委政府抓住教育这一最基础环节,坚持和推进优先发展教育。调动一切资源,坚定不移地提高河南人才高度和厚度,提高河南创新发展能力,为河南的可持续发展打牢人力资源的基础,同时也使教育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百姓,惠及千秋万代。

【网友提问】

网友:咱们河南本土的211就郑大一所,濮阳2015年才有自己的本科专业,我想@一下嘉宾,未来几年会有多大改善?

关爱和:这个同学的话确实代表了我们河南人着急的心态。濮阳的本科专业是河大在做的事情。我们在濮阳根据省教育厅的协调,和濮阳职业学院合作,在濮阳开设了四个工科专业。

我们的教师和他们共同授课,同时挂到我们的招生名额下面,我们参与管理,参与招生,学生在濮阳学习。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扶上马,送一程”,帮助他们办几届本科专业之后,高校具有独立培养本科生的能力。我们不能短时间改变河南的教育布局,只能创造条件、积极参与,增加我们河南孩子受优质教育的机会。除了教育部加大河南的招生指标,还是要河南建立起自己的高水平大学,才能彻底改变这一情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