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美文

与经典同行 伴书香成长——在河南大学2015年读书月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致辞

作者:张宝明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15年度河南大学读书月活动总结表彰大会。校党委和校行政高度支持这次读书月活动,并对活动的成功举办感到欣慰。我在这里谨代表校党委和校行政向积极参与活动和取得优异成绩的获奖个人和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祝贺,并向为举办这次活动而付出艰辛劳动的组委会老师和同学们,表达衷心的感谢!

借此机会,我也希望能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对读书月活动的看法。“与经典同行,伴书香成长”,是我们这届读书月的主题。那么,何谓“经典”,何来“书香”呢?我们对于这样的说法并不陌生。很多时候,我们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但对于它们的意思,却往往可能没有较过劲。陶渊明曾经在《五柳先生传》中说他自己“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千百年以来,这仿佛成了读书人漫卷诗书随心所欲的最佳辩护词,但陶渊明很可能仅仅是用这样的说法做一种自我标榜,因为他所生活的那个魏晋南北朝时代,崇尚任性、放诞和自由的风气,鲁迅在著名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对此曾有论及,他觉得陶渊明实在不过是装装样子,故意将话说得极端,但其实,他却很可能在读书的事情上剖根究底痛下过不少功夫,如若不然,怎么可能写得出那样美轮美奂的传世美文呢?

撇开陶老的“不求甚解”的千年悬案,既然要谈读书,我们还是得做一些正本清源的工作。读书,当然要读好书,怎么才算好书呢,于是,就很自然地抬出“经典”的说辞。“经”,最初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广为流传的儒家著述,也即通常所谓“四书五经”中的“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典,最初也限定在春秋战国之前就已形成的律法、公文、制度,这些“经”与“典”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就是流传时间久和具有权威性。那些经过大浪淘沙,洗净铅华的经典文字穿越时空,如同经过岁月的淘洗和千琢万磨的璞玉那样,让我们咀嚼不透、玩味不足。

然而它们却只是构成了我们今天所谓“经典”的“源”,而除此之外,却还有“流”的存在。要知道,文化就像大江大河一样,它们从古流传到今,在每个拐弯处,都会留下无数珍宝,所谓的经典,当然就不可能只有源头的那么一些东西。“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固然是不错的,但文化的河流所经之处,却还有支流的汇入,那些最初看起来异质的文化,到后来已经跟原初的文化浑然一体分不出彼此了。源于印度的佛教文化之融入中国,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而晚清以来涌入中国的西方文化之精髓,也已经构成了我们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我们今天的阅读经典,当然也应该包含古今中西一切优秀的文化典籍中馈赠我们的精神财富。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明白,任何一部人类文明史,都是对经典诠释的历史。西方文明是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大师的阐释的历史,而中国文明,则是对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大师诠释的历史。“与经典同行,伴书香成长”,说的就是停下来、坐下去静静地聆听大师的声音,用大师的灵魂丈量我们行走的步伐。所谓的文化的源远流长、礼仪之邦、诗的国度等,考量的无非是在经典与阐释的张力中特有的矜持和悠长。这些诠释在内敛和张扬中散发的浓浓墨香,不仅活化了我们文化经典的无穷魅力,而且它们本身,也构成了我们需要阅读、消化和吸收调味剂。

所以,我们今天的倡导经典阅读,首先应该在头脑中涌现出一个大江大河的意象,它们一路裹挟而下,大浪淘沙,既会有不少东西被冲刷、消解和淹没,也不断会有层出不穷的激活、刷新和接续。那些大浪淘沙的东西,当然有值得缅怀和凭吊的一面,但那些真正江水滔滔、生生不息的长河旭日,乃是我们倍加珍惜和呵护的。

这是我从“与经典同行”的口号中引申出的一些想法,而事实上,打开经典的视域,拓展读书的边界,广泛吸纳古今中西优秀文化的资源,也正是我们开展读书月活动的主旨,对此,我由衷地向老师和同学们在读书月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点赞。

接下来我来谈谈“与书香为伴”。有关“书香”,其实网络上很容易就可以查到详细的解释。说到这里,我不仅想起一些老师的感慨。他们说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们既然可以轻而易举地“百度”到所需的各种知识,老师存在的价值在哪里呢?

但我觉得这样的疑虑其实大可不必。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所谓“授业”,也许就是讲授知识的意思。如果说在韩愈那个时代因为资讯不够发达,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还远不如现代便捷——所以他将“授业”作为为师工作量中三大权重之一来强调,那么在我们今天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授业”的重要性可能会因为获得知识渠道的广泛而就降低。比如微博、微信、qq聊天,尤其是“百度知道”,什么都知道。过去,传统时代的读书只有两个老师:一个是立体的,也就是刚才那位同学发言形容的见到3D的我了,是会说话的、动态的老师,再一个就是未曾谋面、间接传授的知识的书本或字典,即不会说话的、静态的老师。现在可不一样了,互联网时代提供的教学资源远远不止这两类老师了。

“众里寻他千百度”,想当初我们读书求学的时候,为了某个偏僻的知识,不知道要翻检多少工具书,而现在的学生,却只需轻点鼠标,一下子就“百度”到了。在这个方面我们的学生一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譬如“壁咚”和“颜值”,要不是“弟子”们倒“授”,我们这些自诩学富五车的教授们,恐怕只有“呵呵”的份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为师者的其他两项职责,却不是青年学子的专利。必须看到,所谓“传道”,涉及到价值观,也就是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很多,但哪些知识和信息是值得重视的,以及如何对这些知识和信息进行甄别和判断,却未必是青年学生很容易就具备的能力。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当然也就可能产生一些迷惑,所以,“解惑”的职责和“传道”的职责一样重要,而我们开展读书月活动,并在活动中组织老师们答疑解惑,恐怕就是为师者继续发挥作用的重要表征。

值得说明的是,我们读经典、伴书香,关键还在于如何将香喷喷的精神食粮内化于心再外化于行。惟其如此我们的读书才不失其明伦、明理、懂礼的价值和意义。河南大学是在明伦街85号啊!这不是广告词,而是我在一次开会时听到一位市民对这个老字号的溢美:“每次乘坐公交车,河南大学的学生都给让座。”作为河大的一份子,我听到这样的议论非常高兴,一荣俱荣啊!同学们身上已经外化出我们校训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精神“logo”,在无声无息中传承着大学之道和大学精神。要知道,一个思想品德课考了一百分的学生,见了白发老人还不知道让座,这才是教育真正的失败。陈丹青曾这样自我反思自己在罗马街头一家古玩店的例子。当古董店老板向他解释为什么不卖给他的理由时(“你进来时不和我打招呼就要买我的东西”),他才意识到来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中国人的无礼、鲁莽和缺乏教养。他的感叹意味深长:这就是文艺复兴的故乡罗马啊!

回到“书香”的话题。我们读书月的口号,强调“与书香为伴”,很显然的是用了书香的比喻义,强调把读书当作一件让人幸福、轻松和快乐的事情,但为什么书就是香气扑鼻的呢?其实在古代的时候,书的确是香的,但它的香气,所指的并非印刷出来油墨香,而是指放在书中的芸香草散发出来的香味。我没有见过芸香草,有关这种草的香味,百度上就有介绍,说是“清香袭人”,想一想,有这种清香相伴,读书该是一件多么雅致迷人的事情呢!但为什么要放芸香草在书里,却也并非刻意制造出这么一种迷幻的效果,而是讲究的一种实用,以防止蠹虫咬食书页的缘故。我们对于古代的读书生活,往往会有一些浪漫的想象,但其实,在他们那个时代却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苦恼。当然,在今天读书人的苦恼也有很多,但为了怕蠹虫而不得不放芸香草这样的事情,却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并非是因为蠹虫不存在了,也并非是因为防蠹的技术提高了,而是我们今天正在逐步远离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兴未艾的电子阅读正在一点点地挤压、侵占并蚕食着传统纸质阅读的地盘与空间。对于在座的很多老师而言,传统的纸质阅读恐怕还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对于很多青年学生而言,电子阅读恐怕更具备强大的吸引力。我们就处在一个从纸质阅读到电子阅读过渡的中间地带,而我们这次的读书月活动,既有“与书香为伴”这种传统修辞手法的运用,又强调微信、微博、导读平台等新媒体的泛参与,恐怕就是这么一个新旧交替的隐喻。

这里,我并不是拒绝电子时代的阅读方式,我本人其实也是其中的一员。我想说的是,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在我们接受并享受到其便捷的同时,要提防一味沉溺信息阅读而带来的知识碎片化倾向。“头悬梁锥刺股”是为了赶走瞌睡虫,夹上芸香草是为了防止书蠹蛀蚀。而当下,我们面临的新挑战则是能否抵挡住新媒体时代的诱惑。当我们的手指在键盘或界面上滑来滑去的时候,那些具有生命意义的宝贵时间已经切割得七零八落。时间碎片化必然带来阅读碎片化,而阅读的碎片化又将知识碎片化。碎片化的知识当然也就缺乏思想谱系,从而滑向缺乏人文主体性的僵硬“堆积”。

我曾经在一篇随笔中这样描述这种碎片化的可怕后果:“知识的不确定、不系统将一切都分解零散、僵硬、板材式的碎片。形而上的灵魂系统在工具理性血淋淋的解剖刀下拆卸、分解为支离破碎的齿轮或螺丝钉之类的易于组合、便于摆布的部件。于是,灵魂工程师之类的譬喻不绝于耳。灵魂被肢解并形成碎片本来就很瘆人,如果一再被克隆、复制、批发就更悲惨、可怕。”的确,我们可以借助新媒介、新平台等“工具”传播思想、推送文化,但须记住这只是手段、方法,甚至可以说是权宜之计,不能将碎片化的信息、不成体系的常识当做目的,否则一个人一生你就生活在“被知识”包围中不能自拔,这个“被”就是“学而不思则罔”的代名词。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旦被信息爆炸的时代所粉碎,那么他会成为如同一架机器一般只有零件和配件。你可能是信息“集散地”,也可能是知识“储存库”,也可以说是“书袋子”,但你终归成不了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智者。古人说“思而不学”和“学而不思”的“罔”和“殆”尽在其中了。

一种缺乏主体性的碎片化阅读状态,是在一种“无主题变奏”中,把自己的知识体系混搭上七零八落的装饰性的花边,从而失去了敏锐的感性和直抵事物本质的能力。试想一下,一个被一根“胡萝卜”(何时传到中国这样一个问答题)死死拴了一辈子的知识“达人”该是多么的可怜、可悲和无聊!

因此,拒绝不必要的网络诱惑,从网络的“网罗”走出来,才别有一番诗意栖居的滋味。当年,谭嗣同号召青年“冲决”封建的“网罗”,今天,我青年学子要真正从经典中获得“力量”,在某种程度上还真要有这冲破互联网之信息“网罗”的毅力和决心。

再回到今天的主题。2015年的读书月活动在老师们的积极组织和同学们的广泛参与下,开展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微信、微博、导读平台等新媒体的利用以及学生社团的广泛参与,使今年的读书月有别于往年,成为参与人数最多、形式最为丰富、最具时代气息的一届读书月活动,对此,我当然非常高兴,并且给予真诚的祝贺,但同时也更希望读书活动,变成我们河大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所大学也必须培育自己的人文精神。相信随着读书月活动的深入人心,“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将蔚然成风,书香校园建设将会取得更多的成果。

最后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老师们、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祝福,祝大家身心健康、工作顺利、学业进步,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2015年6月30日

金明校区图书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