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美文

河南大学校训:明德新民 止于至善

作者:关爱和 来源:原创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南大门内侧的门楣之上,柳体金字书写校训赫然醒目:下方左侧为“明德”,右为“新民”,正中上额横书“止于至善”。

1936年10月,河南大学南大门落成。校门正面,金色的“河南大学”校名熠熠生辉。而在内侧门楣之上,八个柳体金字“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则令人动容。

负责筹建南大门的是校长刘季洪。在他担任校长期间,河南大学从《礼记·大学》中选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句,加以概括修改,形成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按照刘季洪的提议,校训被镌刻于南大门内侧门楣之上,为的是让出入此门的师生,时刻将之铭记于心。

所谓“明德”,就是弘扬与培养崇高的道德,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学习实践培养和发扬优良的品德;所谓“新民”,就是培养正确而富于创新的思维能力,用自己所学启发民智,担当社会责任;所谓“止于至善”,宋代大儒朱熹在《大学章句》中阐释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意思是要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达到尽善尽美的最高境界。

早在初创时期,河南大学就有了鲜明的办学宗旨。1912年9月,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立。首任校长林伯襄,将“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学开发民智”作为办学宗旨。1922年11月,中州大学在预校的基础上成立,后易名为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河南省立河南大学,于1930年9月改名河南大学。自建校之日起,历届校长都特别重视学生品德的培养。如凌冰校长在执掌中山大学时,强调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和“服务社会之能力”。查良钊校长在校内树碑,置济南惨案弹壳于其上,并在碑上刻警语,勉励全校师生奋发图强,勿忘国耻。张仲鲁校长则明确提出,要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广高等教育”为办学宗旨和理念。正因如此,在“五四”、“五卅”、“一二·九”历次运动中,河大师生始终心系国运,从未停止过追求光明和真理的脚步。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既是对办学传统的继承,也是对办学理念的明确,既可启发学子加强个人修养,具备担当意识,亦彰显了大学传播文化、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功能。以此为校训,足见刘季洪及其同仁的良苦用心。

然而,令刘季洪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校训镌刻在南大门一年后,日寇的铁蹄就踏破了校园的宁静。1937年12月,为了躲避战火,河大师生被迫辗转信阳鸡公山、南阳镇平、洛阳嵩县,后在潭头栖身5年。虽辗转颠沛,河大始终弦歌不辍。师生们“尚诚朴,勤学问,重团结,养正气”,“读书不忘救国”,在当地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提高当地医疗水平,以实际行动践行校训,成为文明和科学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播种者。

在百余年办学历史中,正因秉承校训,河南大学孕育出一大批高校,分离出许多系科专业,成为中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母体之一;正因秉承校训,河南大学通过高水平大学建设,努力成为中部崛起的科研高地和人才培养、聚集的高地,积极融入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为实现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12年9月,在建校百年庆典上,来自中国台湾的93岁校友管守严用河南话说:“河大人要牢记校训,再努力,再进步,让河南大学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精进,为国家培养21世纪需要的人才。”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是最富民族气派的大学校训,也是已融进河南大学精神底色的不懈追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