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美文

铎声不远——怀念理论编辑学“中原学派”奠基者王振铎恩师

作者:刘静沙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马洁

世事之中,凡无预料的,都会带来强烈的冲击。在这个风清气畅的春天,在我走过沿街盛开的蔷薇时,瞬间被一条弹出的信息击中了,我的授业恩师、理论编辑学“中原学派”的奠基者王振铎老师,于4月18日10时14分,在开封去世。时间和风好像突然停了,瞬间感到一种失重和眩晕。

怎么可能呢,在我们的心目中,王振铎老师始终风度翩翩,他满头银丝,腰板挺拔,举止端庄,步履轻捷,一脸浅浅的、温暖的、迷人的微笑,是我们心中真正的学者。平时在网上还能看到他的文章,业务交流中还常提到他的教诲,如果不是疫情,说不定我们就会回母校和他吃饭,怎么会说走就走了呢。

然而,这一切都是真的。很快,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学院发布讣告,称老师“道德文章,垂范后学”,“他的逝世是学界与河南大学的重大损失”;中国出版学编辑学权威刊物《编辑之友》发布编辑部消息,以示哀悼;澎湃、顶端等客户端发布新闻,称老师“系编辑出版学‘中原学派’领军人物”。

何止是领军人物,他就是“中原学派”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作为河南大学中文系第一届编辑专业本科生、“黄埔一期”的学生,我们有幸第一时间了解了“中原学派”的艰辛诞生和老师的学术。改革开放之初,出版业高度繁荣,尚在河南大学学报工作的王振铎老师,就和司锡明、宋应离、张如法、李明山几位教授一起,开始了编辑学的研究和培训。他们在学报开辟“编辑学研究”专栏,出版《编辑学通论》《编辑社会学》《编辑学原理论》《编辑学理与媒体创新》等专著,开启编辑出版学研究范式,形成编辑出版学研究群体,成为中国编辑出版学研究的重镇,为编辑出版学的理论探索与研究奠定基础。

有别于部分高校和媒体探索研究的“实用编辑学”学派,河南大学的编辑出版学因其学术性和理论性,被称为“理论编辑学”,即“中原学派”。王振铎老师提出的文化缔构原理、符号建模原理、讯息传播原理和编辑活动“六元论”等观点,在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被誉为普通编辑学研究的一面旗帜,同时王振铎老师也荣获了“中国新闻教育贡献人物奖”。

1988年,那个“万人争过独木桥”的年代,我们一批懵懂的学生欣喜地了解到,河南大学中文系正在第一次招收“编辑学方向”本科生,毅然报名,顺利录取。然而,成为“黄埔一期”的学生并不容易,经过前两年的基础课学习之后,学校又进行了一次严格的选拔,一是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水平,进行了文化课考试;二是注重学生的写作水平,把发表的各类文章折合成分数,两者相加折合成综合成绩,排名前30名的才能入选。时至今日,我们仍清晰地记得那肃穆的考场、公正的选拔、激烈的竞争。学校对“黄埔一期”编辑班倾注厚望,首次安排了班主任老师。30多年过后,我们的班主任郭奇老师还能准确无误地说出第一名到第三十名每名学生的名字、名次和成绩。

后两年的专业教育,学校倾尽心血,王振铎老师和司锡明、宋应离、张如法、严励等老师尽数走上课堂,亲力亲为,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带我们领略中国编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王振铎老师学识渊博,造诣精深,深入浅出,满满学者风范,让我们如沐春风。犹记得他在第一课中说,谁言编辑无学?编辑既是杂家,也是专家,鼓励我们要有专业精神和职业追求。从那时起,我们就深深明白,我们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读者,一个简单的新闻爱好者,一个业余通讯员,而要悟原理、求规律,成为一名专家,一名职业新闻工作者。

何为原理?原理就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最基本的规律,就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东西,是“规律的规律”,可以演化万千、窥一知百。

老师教给我们的原理让我们受益终生。30多年来,我们正是运用老师交给我们的原理,在一次次困惑时,得以一次次拨开繁乱的枝叶,找到主干和方向。30多年来,我们正是秉承老师的衣钵,运用原理去思考,运用原理去分析,去寻找新闻内在的规律,遵循新闻发展的方向,成为一个理性、自觉、专业的新闻人。

刚刚大学毕业时,我在母校所在的城市从事新闻工作,时不时可以去找老师当面请教。有一次,我回母校找到老师,请教一个理论问题,我认为报纸编辑学应该有它的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基础应该就是唯物辩证法中的量变质变原理。从量变到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是数量的增减引发质变,二是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排列顺序和结构上的不同,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 结合自己版面编辑的实践,我认为报纸版面的政治性、阶级性、导向性正体现于此,一是报道的数量、分量、占有版面的面积可以产生质变,体现舆论导向,二是版面的安排、位置的处理更体现出舆论的导向性和倾向性。比如头题、二题,横题、竖题,标题占四栏、六栏或通栏,标题的字体、字号,一行题、两行题、提示题,均体现着政治、体现着方向、体现着导向。自始至终,老师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他温暖的、迷人的微笑,认真听完以后,给了我很多的鼓励和指导,希望我深入思考,写一篇论文。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我也未能完成老师交给的作业。

恩师去世之时,正是我们大学毕业30周年。一篇学术文章在总结我们这届学生时说:“1992年这届学生毕业时就业去向良好。”“黄埔一期”的这30名同学,之后有很多走进了报社、电台、电视台和期刊社,成了新闻联播的主持人,成了时政报道的“扛把子”,获得了长江韬奋奖,以及一个个中国新闻奖。转行的部分同学,也受益于老师的教导,有的身处部委厅局,有的成为了将军。记得我们《焦点网谈》专栏获得河南省报刊界第一个、中国网络史上第一个中国新闻奖名专栏(一等奖)时,老师分外高兴,希望我们在媒体融合方面做更多的探索。可惜,我们今后再遇探索的困惑时,再也无法与老师交流了。

先生驾鹤,铎声不远。

在我们毕业10年后的2002年4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在我们毕业30年后的今天,学院已拥有编辑出版学、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以及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等六个支柱专业,在读本科生1200余人,研究生420多人。新闻传播学已成为这所百年名校、“双一流”大学的特色学科。先生此去,该依然是一脸浅浅的、温暖的、迷人的微笑吧!

(刘静沙,河南大学中文系88级编辑专业毕业生,现供职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