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美文

贾岛:刻意苦吟为哪般

作者:王宇同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唐朝诗人灿若星辰,诗作流芳千古。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豪迈乐观的“诗仙”,有“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废寝忘食的“诗魔”,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境界广阔的“诗圣”,更有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的“诗奴”———贾岛。

我爱古诗,爱诗人,尤爱具苦吟精神的贾岛。这位“苦行僧”,为了写一首诗要下好几年的功夫,写好了还要反复修改,有时只为一个字,可以想上好几天。正是这种专心致志的精神,使得人们给他取了这么一个外号。

大家最为耳熟能详的就是“推敲”的故事。“究竟是推呢,还是敲呢?推字也很好,敲字似乎也不错……”大唐盛世,在人头攒动的街头上面,一位僧人正骑着小毛驴,手里不时比划着什么,嘴里面还念念有词。远处走来了一队仪仗,老百姓们看到了纷纷退到一旁,大气也不敢出。偏偏这个如痴如醉的僧人,一股脑地就撞了上去。缘分使然,这历史性的一撞正好撞见了当时的大文豪韩愈。坐在小毛驴上的贾岛这才回过神,两个志气相投的人惺惺相惜,两人一番“推敲”,终于把那个字给定了下来。

正是由于贾岛的认真,对诗句的反复琢磨,他的诗才写得比很多人都要精致,经得起岁月冲刷与打磨,经得起时间洗涤和考验。贾岛的诗,越读,越能体会每字每句的精妙之处。也有人质疑,贾岛的推敲不过是微末之技。其实不然,诗人是在推敲什么?他推敲的是在人们心中,这两个字会造成怎样不同的感受。炼字时,有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就这样融入到这两个字中,刷新诗句的意义。可以说,炼字是作者对作品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在这个精益求精的过程中,诗人挖掘文字的内涵,也在完成自身的文学使命。

晚唐时,很多人崇尚“清新奇僻”的诗风,但这样的风格遭到了以贾岛为首的苦吟派的反对,他们更在意音律、对偶、字句的斟酌锤炼。贾岛的《题诗后》就表达了他这种苦吟精神:“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这首诗极言贾岛作诗的辛苦,他所追求的是对每句话、每个字的细致打磨,不苟且,不将就。

据说,贾岛在韩愈的举荐之下,还俗参加了科举考试,可却因写了《病蝉》一诗得罪权贵,被冠以“考场十恶”的罪名。此后,他与仕途之梦渐行渐远。万般无奈之下,他写下一首诗自嘲:“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我们常说的“十年磨一剑”正出于此。这首《剑客》短短二十五字,每一次读来,我都心潮澎湃。一个人不管当下如何,只要发奋图强,只要在未来能够做出一番大事来,那么即使坐十年的冷板凳又如何?要像贾岛说的那样,等到某天,我们打磨好自己,也就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了。

贾岛把自己比作心怀天下的剑客,光磨一把剑就用尽十年时间,却没有大展宏图的机会。贾岛还俗后,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几次被排挤,最后得到一个小官,还未上任便病逝了。

应当说,贾岛的诗,在艺术和思想性上都是独树一帜。贾岛对创作从不敷衍,讲究一种苦吟精神,对待自己的人生也是如此。只可惜,天不遂人愿,他只能在漫长的人生苦旅里独自煎熬。“文章憎命达”,反过来或许也成立,文章达则命不达。这是贾岛的不幸,也是贾岛的万幸。仕途不顺的经历,留给了贾岛更多独立思考文学创作的空间,使得苦吟精神长留我们心间。

贾岛虽已远去,但我读他时,似乎有一缕引线在牵扯我的灵魂,往深山密林,去追寻他的足迹和灵魂过往;去品读他的千古文章,他的一生知己;去经历他的沧桑岁月,他的十年一剑;去体会他的愁肠千般,他“我要见白日,雪来塞青天”的情怀。“谁家最好山,我要为其邻”,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让我们充满憧憬与信心。

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贾岛的诗,以其卓越的思想性与无尽的魅力吸引着我。岁月悠悠,乾坤朗朗,这些光耀千古的诗词穿透岁月,莹润你我。(教育与科学学院2019级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