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接,夏季来临,空气及地表温度逐渐升高,是细菌滋生、多种传染病流行的高发期,为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及其它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做好顺利开学复课准备,要求在全校开展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清洁、消杀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5月9日-5月13日,上午9:00—下午17:30。
校园环境整治,公共场所和设施、校园道路开展消杀,包括学生宿舍、教师公寓、学生餐厅、实验室、图书馆、办公楼、会议室、卫生间等,其它重点部位由各单位根据实际开展消杀。
1、总务处、后勤集团总公司负责全校公共场所整治、消毒及垃圾清运工作,包括校园环境、食堂、教室、宿舍、卫生间等。
2、各学院、部门同步开展室内环境卫生清洁工作,彻底清理卫生死角,包括所属实验室、会议室、卫生间、电梯等区域的卫生整治和消毒工作。
3、学校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做好校园公共区域的卫生整治和环境消毒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4、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从5月15日开始就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及消毒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要求有效落实。
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验室、体育馆、餐厅、办公室、洗手间等场所需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长期未使用的场所,需连续通风换气5天以上方可使用。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可采用机械通风换气,同时可采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消毒频次。
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验室、体育活动场所、餐厅等公共场所门把手、水龙头、电梯按键、宿舍床围栏、室内健身器材、课桌椅、讲台、厢式电梯地面、侧壁、楼梯扶手等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每日至少2次。电脑键盘、鼠标、电话等可用75%酒精消毒剂进行擦拭。
教室、宿舍、图书馆、学校食堂、浴室及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地面可使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至少2次。
在以清洁为主的同时加强公用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餐(饮)具应当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餐(饮)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或采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消毒后应当将残留消毒剂冲洗干净。
宿舍被褥及个人衣物因长时间不使用,在使用前要进行洗涤并在阳光下暴晒。如需消毒处理,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常规清洗、暴晒4-6小时。
校园内垃圾及时收集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垃圾“日产日清”,对垃圾点每日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每日随时进行卫生清洁。公共台面、洗手池、门把手和卫生洁具等物体表面消毒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进行喷洒或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5%84消毒剂500mg/L(消毒剂/水1:99、1份消毒剂加99份水)擦拭消毒,作用15-30min后,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1次
5%84消毒剂500mg/L(消毒剂/水1:99、1份消毒剂加99份水)湿式拖地,作用15-30min
5%84消毒剂500mg/L(消毒剂/水1:99、1份消毒剂加99份水)浸泡1h,或采用煮沸15min消毒
5%84消毒剂500mg/L(消毒剂/水1:99、1份消毒剂加99份水)浸泡30min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或煮沸15 min
开窗通风时,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时间30分钟以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室内紫外线灯消毒时,每次消毒时间为30-60分钟(从灯亮5-7分钟开始计时)。保证紫外线消毒灯的安装数量为1.5W/每立方米;消毒时室内应清洁、干燥,室内温度在20-40°C之间;紫外线消毒时,禁止有人员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