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培基先生是满族人,生于河南开封。1963年8月入伍,在北京军区直属部队服役。1973年调入河南大学汽车队当司机。1979年调入河南大学中文系任教,曾任河南大学中文系唐诗研究室主任。2021年9月16日13时,逝世于开封,享年78岁。从司机到教授,佟培基先生靠着自学,成了一位唐诗研究的大家。传奇人生是大家对于他这一生的评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佟培基先生一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写照。坚韧卓绝,不懈自学终成....
1911年的武昌枪炮,轰塌了千年帝制的门。封建王朝土崩瓦解,文明启智亟待生根。1912年9月的月轮,林伯襄手中的灯晕,在黄河之滨的古都,寻觅一座学府生发的源和根。从此,新火种迸出火星,中州腹地苏醒新春。睁眼瞭望世界,用文明擦拭眼神的混沌。河南贡院清除旧框,时代新潮轰然启门。河南预校点燃火种,开窗融入宇外之音。铁塔的行云,礼堂的雄浑,还有黄河的涛声,陪伴着数代河大人。斋房的门楣,六、七号楼的型,学府文渊个...
豫林师于我,不是“经师”,而是“人师”。从我1994年给河南大学广电专业实习代课算起,至今“教龄”已近30载。张老师学生众多,我则也成为一名教师,从师道入手,师者谈师者,可算是“原汤化原食儿”,得同源相和之妙。我从豫林师课堂与“私塾”、理论与实践上得来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的感受:首先是高悬的审美人格。在懵懂的当年,文学概论课堂上的豫林师,讲授的内容自然已雨入涸田,记忆更多的是郑重的格调、投入的思考、铿....
“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2022年毕业季,在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场前,一幅以“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为题的签名墙格外醒目。红色喜庆的签名墙上,留下了一长串青春寄语与美好祝愿。这其中,就有李印。2021年9月,他被成功推免至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是一个“非典型学霸”的“开挂”故事。“读高中时,听说河南大学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生物学科是一流建设学科,我就毫不犹豫地报考了。”2018年9月,李印以...
有人说,母校跟故乡一样,是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会用一生去关注。联动校友,回馈母校,是不少学子尽己所能做的事情,河南大学洛阳校友会会长康艾青便是其中之一。河南大学洛阳校友在座谈会后合影留念建校百余年,河南大学秉承“百折不挠 自强不息”的大学精神深入人心。古都洛阳与河南大学,自80余年前的一段特殊情缘起,续写着历久弥坚的友谊。抗战时期,洛阳潭头全力支持河南大学办学,留下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这段历史,始于精医。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当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抗美援朝和治理淮河,成为新中国初期的两大决策。抗美援朝1950年,为救护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伤员,奉中南局卫生部指示,河南大学调整教学计划,增设国防医学教育,突击讲授国防医学课程。授课后,按照报名条件,选拔出医疗队参与到抗美援朝战场一线。1951年,学校组建了由河南大学医学院外科副主任吴国祯副教授为队长、外科住院医师纪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