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栏目

河南大学校徽探究

作者:时勇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图一

图二

播音员:王鹏飞

通常我们习惯讲的校徽,一是指以某种图案代表学校的徽标;另一种是师生戴在胸前的徽章。这里讲的是前者,后者将另文叙述。

世界著名的河南大学,历经了百年的沧桑,开创着世纪的辉煌,这期间遍及全球的有它培养的人才、科研的成果,还有处处闪烁的校徽。现今使用的校徽是如何产生的、此前还有没有其他校徽、国立时期的校徽是什么样⋯⋯带着这些疑问,我进行了近十年的探究,虽无全胜,但收获可喜,不敢独享,现按时间顺序叙述于后,并将挖掘出的老校徽呈献给读者与校友。

河南大学1912年建于七朝古都开封,当时名为“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因校址北依千年铁塔,人们习惯称本校师生为“铁塔牌”。椐“预校”首届学生涂心园先生回忆:“当时的校徽、校旗上都有一个铁塔”——这是迄今为止笔者得到的最早的河南大学校徽的信息。而报刊、书籍、图片中均无资料可查。

1922年学校改名为中州大学。之后数年又相继改称为:河南中山大学、河南大学,因校名改变连带着学校性质等方面的变化,校徽未能统一设定也在情理之中。直到1942年学校升格为“国立”后,校徽才正式制订(如图一)。其外形为倒立等边三角形,三个角均化角为园形,中间用两条平行横线划为从上到下逐渐变大的三份,上为青色、中间为白色、下面为红色。明显依照着孙中山先生主张的中华民国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图案,中间白底上,由右至左制有(繁)黑变体“国立河大”四个凸起的金字,设计者不详(“董季威学长具有艺术天才,当时学校校徽即由董学长绘制,后致力于统计工作,近已功成身退。” 《学府记闻 国立河南大学》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年10月版。王果正1928.9-1930.7《回忆河大预科片段》一文)。当年称“河大”是国内独有的。后来,说到“河大”有人就担心与“河北大学”(河北大学1960年由天津师范大学改建)混搅。据悉:河南大学2007年5月已将“河大”名牌注册,现在只有河南大学才是真正的河大。

1949年全国解放,校徽被重新设计(见图二)。它的最下边是代表新文化的三条红杠,即“民族的形式,科学的内容,大众的方向”;红杠上面是扣在一起的银灰色齿轮与金黄色麦穗双环,上交叉点处是红五角星,“表示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特征”;正中间是从左至右横排的蓝色“河南大学”四个大字(据说是集毛泽东主席的手题)。设计者为校机关的行政干部、非专业人员尚士毅。离休干部何曾言同志回忆说:“他脑子比较灵,能写会画,就让他设计了。”

1953年后,随着形式的发展,学校由河南大学改为河南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校徽未能延续,也无正式改动图案出台。1984年学校重新恢复“河南大学”校名后,曾多次征集校徽设计图案,但总是作品多,热情高,质量难以通过。直到1995年校庆前,党委宣传部再次征集校旗、校徽图案设计方案,结果仍是如此。最后,党委宣传部部长王桂兰专门找到刚刚荣获香港区旗区徽设计最高奖获得者肖红老师,请他设计出目前使用的校徽(见图一)。这枚校徽图案为正圆形,外圈与内圆为蓝色,象征理想与广阔的发展前景;中间黑体英文字母与下放的创校年号为绿色,代表教育与勃勃生机;蓝底下的“河大”两字为由右至左的篆书题,给人一悠久的历史文化感;校名下放的水浪,象征位于黄河岸边、中原文化与文明的发祥地的河南大学历史久远。

王桂兰老师回忆当年几次修改校徽的情况时说:“当时郭天榜副校长刚参加过复旦大学校庆,有一个印有校徽的茶杯,上面是篆字,显得很厚重。就在会议上讲出来,肖红大概也就吸取了这一点。”校徽中下面代表黄河的水浪,开始是两道,研究时有人直言好似“二流”,大家听后都觉得欠妥,尽管是戏言,还是避免一下好,在暗底上画一道水浪同样能表现出河流的形态,还有一流的寓意,岂不更好。还有人提出校徽“黑稿较好”、文字“从右至左看,顺序是否调整”、“能否把河大换成河南大学四个字”等看法。

综合我校几十年来的一贯叫法,和古篆体的书写习惯及色彩的现代感,河南大学校徽修改稿,最后于1997年7月7日,在河南大学校长书记会议上正式通过,并沿用至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