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美文

雅俗共赏的宋代舞蹈

作者:王静文 来源: 已访问:责任编辑:刘旭阳

舞蹈作为艺术领域难以或缺的表演形式之一,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有着不可小觑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地位。宋代舞蹈被学界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舞蹈的转折点,与前朝舞蹈大气奔放、富有张力的风格不同,宋代舞蹈有着自身的艺术格调———技艺高超、生动柔美、雅俗共赏。

唐代的宫廷乐舞是反映唐朝繁荣强盛的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宋王朝建立后,在唐代宫廷乐舞的基础上发展了前朝的宫廷乐舞,形成了宋朝独具特色的舞蹈形式———“宫廷队舞”。在宋代,官办的宫廷乐团中专门开设了舞蹈队,还划分为男班、女班,分别称为小儿队和女弟子队。关于小儿队与女弟子队的数量上学界说法不一,这里采用以下的说法。在男班中的舞蹈队员一般不超过13对,成员大概由十二三岁少年200人组成。与男班不同的是,女班队员数量上远大于男班,成员大概400名。男女班都有各自的领班,女班的领班要求绝色容貌,并且舞技上乘。

在表演时,男班队分为4行,每行对头一名,4人簇拥。装束上,4人头戴小隐士帽、穿绯绿紫青生色花衫,上领四契义裥束带。在各执花枝排定听擂鼓声响之后,舞队出场,队前牌子上写着“九韶翔采凤,八佾舞青鸾”的字句,且舞且唱。女班队擅长莲队舞,表演时在殿前陈列莲花,舞者仿佛置身在莲花池中,一边展现着婀娜多姿、美丽动人的舞姿,一边吟唱。舞蹈的内容一般是表现仙女们乘彩船,手执棹浆,漫游莲花池,万般喜悦地欣赏着人间美好春色的情景。在表演过程中,队员有致语口号,有问有答,群舞与独舞二者结合,整个舞蹈表演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十分引人入胜。值得一提的是,宋代队舞还有一个区别于歌舞队的“竹竿子”与“后行”。“竹竿子”类似于当下的报幕人,作用主要是引舞、念口号以及向观众致词,需要在舞蹈开始前以姘文形式向大家介绍演出节目,随后归队并就势让舞者上台,在舞蹈结束时再由竹竿子引导舞蹈演员退场。“后行”则是指伴奏的乐队。

宋代宫廷队舞主要有拓枝舞、剑器舞、婆罗门舞、诙臣万岁乐舞、异域朝天舞等,从以上队舞便可以看出,宋代队舞在主题上也继承了唐代乐舞的故事性。唐代著名的《霓裳羽衣曲》讲述了神幻莫测的仙界中仙子的生活,而宋代剑器舞则加入了汉代鸿门宴的故事,从抒情舞转向叙事舞。可见,宋代队舞更加强调联系普罗大众的生活,突出社会现实,重视与观者产生情感共鸣。这也是宋代舞蹈从宫廷走向民间,在民间广受欢迎并不断创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宋代的宫廷队舞与民间舞蹈可谓是花开并蒂、各表一枝。与庄严肃穆、强调伦理的宫廷队舞相比,宋代的民间舞蹈更是异彩纷呈,充分展现了宋朝高度繁荣的市民文化,深刻体现着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在宋代,随着手工业、商业的繁盛和各种生产技术的进步,市民阶层开始崛起,这使得舞蹈作品的通俗性、世俗性有了极大的发展,在“雅”的基础上,创作者选择了更加通俗易懂、能够让民众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尤其南宋时期教坊罢黜,大批宫廷乐人流入民间的瓦舍勾栏,宫廷舞蹈与民间舞蹈进一步融合,使舞蹈文化的雅俗通融色彩更加浓烈,呈现出“雅俗共赏”的可喜局面。宋代民间舞蹈动作活泼、诙谐,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一般表演于元宵佳节之际。元宵夜,百姓们成群结队、载歌载舞地走上街头,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宋代的民间“舞队”也被称为“社火”,融合了角抵百戏、音乐舞蹈、民间武术等形式为一体,也为元代杂剧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除此之外,文人雅士间的“转踏”、儿童的“竹马”舞,以及大众化载歌载舞的“踏歌”等等,都各是宋代舞蹈文化中的精彩一环。可以说,宋代舞蹈在不断的继承与创新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无论是宫廷舞中细软腰肢、飞袖轻转,还是民间舞中技艺卓越的高跷、不断翻滚的抢脸、万分刺激的顶杆、可爱活泼的狮子,都显示出舞伎的高超技艺。总而言之,宋代舞蹈是中国舞蹈史上的宝贵财富,值得后人不断挖掘与研究,也能够为今天的舞蹈发展提供借鉴作用。(历史文化学院 2017级学生)


TOP